首页 > 财趣生活 > 尚品 > 美国如何处置倒闭银行?(3)

美国如何处置倒闭银行?(3)

腾讯财经2014年08月07日09:17分类:尚品

核心提示:随着中国银行业市场化进程深入,银行倒闭将不可避免。

大萧条年代的肇事者——股票市场

1927~1929年,美国经济显得异常繁荣,股市的交易额在短短的两年时间翻了一番,10%的保证金交易让人们痴迷、疯狂,股市上既有百万富翁,也有收入低微的穷人,他们每天兴奋地涌入拥挤的证券交易室,两眼紧盯股票行情报表上魔幻般变化的“财富数字”,所有人都希望一夜暴富,美梦成真,狂热的股市如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

然而,美梦尚未成真,噩梦突然降临。1929年9月26日,为制止黄金外流和保护英镑在国际汇兑中的地位,英格兰银行将再贴现率和银行利率提高了 6.5%;30日,伦敦又从纽约撤资数亿美元,从而诱发美国股市大幅下跌。10月24日,纽约证券市场突然崩盘,股票价格下降得连场内的自动行情收录机都赶不上!接下来的两三天里,众财团和总统纷纷为救市出招。28日,也就是总统胡佛发表文告的第三天,股市再次惨跌;29日,美国股市又一次出现大幅崩盘。此后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竟高达100亿美元!到11月中旬,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下降40%以上,证券持有人的损失高达260亿美元,成千上万普通美国人辛劳一生的血汗钱化为乌有。

股市崩盘殃及银行。1930年的前十个月,总计有744家银行倒闭;而后两个月又有超过600家银行倒闭。到1932年,美国每四个银行就有一家倒闭。整个大萧条时期有超过9000家银行倒闭。好莱坞著名导演弗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在电影《风云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存款人在银行大门口排起长队,提取他们的存款。银行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满足需求,因为存款已经被银行放贷了。

电影《风云人物》剧照:银行发生挤兑,由一代影帝詹姆士·史都华饰演的男主人公用自己准备度蜜月的钱满足储户的提款要求

面对市场无法抑制的挤兑银行潮,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任伊始,即于1933年3月6日宣布全国性银行歇业,暂停银行存款的破坏性外流。正是这场史无前例的金融灾难,促成了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的诞生,以及长达50年的存款利率管制。也正是从那个时期起,美国开始实施长达66年的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分业,当时显赫一时的摩根财团被迫一分为二,拆分成从事商业银行的摩根银行(J.P. Morgan)和从事投资银行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金融脱媒的制造者——货币基金

上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使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开始上扬,而美国1933年《银行法案》规定的利率最高限额阻碍了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贷款需求超过了银行可以贷出的资金数额,出现了“信贷短缺危机”。钱去哪了?

首当其冲的吸金大户是货币市场基金。它们以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吸引投资者绕过银行,实现投资者与资金需求方和融资者的直接交易,这种金融脱媒趋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短期货币市场融资工具,如可以支付利息的短期国库券的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可以使人们的闲置资金获得当前的市场利率,而不是让它们躺在银行的支票账户上分文不得,或是在银行的储蓄账户上获得人为压低的利率。货币市场基金同样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即使它们没有从联邦存款保险保证中获得利益,但是由于它们主要投资于政府证券,几乎没有不能偿付的危险。

面对上扬的通货膨胀,1979年,美国政府试图通过限制货币供应增长,而不是稳定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结果利率变得愈发不稳定。通货膨胀的一个效应是,存款人从存款机构中提取它们的存款,并将资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由于利率管制,当时银行的最高利率为5.25%,储蓄机构的最高利率是5.5%;而1980年3月货币市场基金购买国库券的回报率则在14%到15% 之间。为了应对取款要求,一些银行和储蓄机构以高于市场利率借钱,或者以大折扣变卖资产。

到了1981年,绝大部分储蓄机构都在赔本。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在于储蓄机构的资产错配,储蓄机构吸收存款后,大部分资金都以固定利率用在了房地产长期按揭贷款,由于通货膨胀,存款人大量取出存款,而储蓄机构既不能从按揭贷款中撤资,也不能提高存量贷款的利率,因而赔本是必然的。1981年,有81家储蓄机构破产,到1982年又上升到250家。

在通货膨胀年代里存款机构所承受的灾难并不限于储蓄机构,银行同样不能幸免。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统计,从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近40年的期间,多数年间倒闭银行的数量都不超过两位数,个别超过两位数的年份,倒闭银行业也未超过20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倒闭银行的数量从1980年的40家,逐年递增,到1989年达到了534家。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倒闭的银行不但耗尽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全部储备,而且还给其留下了70亿美元的负债。1984年,当时美国第七大银行大陆伊利诺伊银行(Continental Illinois Bank)被挤兑,摩根担保信托银行(Morgan Guaranty)联合其他几家银行向其提供了45亿美元支持,试图重塑市场信心,但仍未止住挤兑浪潮。政府也不能任由它倒闭,这样的破产将至少牵连其他60家银行。美联储向其提供了80亿美元贷款,并宣布所有的存款人,无论他们的存款规模大小,都将获得偿付。虽然大陆伊利诺伊银行获得了超过120亿美元的支持,但是挤兑仍然持续。在将其与其他大银行合并的努力宣告失败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只得赤膊上阵,直接控制大陆伊利诺斯银行股份,这实际上是将其收归国有。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倒闭的银行不但耗尽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全部储备,而且还给其留下了70亿美元的负债

大陆伊利诺伊银行的问题暴露了金融系统的一个新危险,当该银行陷入金融困难时,它所拥有的被保险的存款只有40亿美元,另外360亿美元的存款属于美元获得保险的存款。因为这些是商务支票账户存款或者是超过保险限额的代理行存款,这些资金中很大一部分由大型机构投资者所拥有。这些机构的提款可以很快地损害到银行的流动性,即便是最大的银行。机构了解到它们未获得保险的存款存在的危险,开始对困难银行进行挤兑。这样挤兑与上个世纪早期大萧条时期不同,那时期的挤兑是小存户在银行前台排队挤兑,而现在的挤兑是大机构通过电汇方式提取资金,几乎可以瞬间就使困难银行的资金枯竭。

金融脱媒促使了美国放松对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利率限制和投资管控,而放松管控又诱发了上世纪80年代的金融危机。为了应对新的危机,美国国会陆续通过了1987年《竞争性平衡银行法案》、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与强化法案》、1990年《综合储蓄机构和银行公诉及纳税人补偿法案》、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案》,这些法案承诺向联邦存款保险机构注资,并改组联邦存款保险机构;重申存款机构资本充实的重要性,并建立针对资本不断减少的机构的执行方案;确立存款保险风险权重的费用分摊体制,而不是每个存款机构有相同的比例;对经纪存款加以限制等,同时扩大了联邦管制者打击金融欺诈的权利。这些法案对规范银行和储蓄机构的行为,稳定银行和储蓄机构体系起了重要作用。

全球经济危机的催生者——次级贷款

2008年9月14日是个周日,周末闭市是华尔街交易市场多年来的惯例。然而,就在当日下午这一惯例被打破了。华尔街股票交易市场罕见地开放了一个紧急交易时段,允许各金融机构处理与雷曼兄弟的合约。当然,这些新交易是有条件的,即如果雷曼兄弟在周日23时59分之前申请破产保护的话,这些交易就将作废。于是周末下午的华尔街陷入一场狂奔,各大投行的交易员纷纷冲回办公室,狂打电话解除与雷曼兄弟尚未结清的旧交易。这些交易员没有白忙,雷曼兄弟没有在14日而是于15日正式申请破产,这家具有158年悠久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因持有大量有毒资产——次贷债券造成流动性危机而砰然倒下,6139亿美元的债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破产案。

然而危机并未因此止步,由此引发的恐慌不断蔓延,不仅是五大投行倒了三家,并且进一步殃及商业银行。2008年9月25日,美国第六大银行华盛顿互惠(Washington Mutual)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部分业务出售给了摩根大通。这家成立于1889年的储蓄机构,却在其成立119周年纪念日当天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储蓄机构倒闭案的主角,显得有点惨烈。

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互惠银行大厦。“华互”(WaMu)曾以零售银行业务和客服创新在美国银行业享有盛名,但在危机中轰然崩塌,成为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一宗银行破产案

危机期间,银行倒闭数从2008年的30家,逐步上升到2009年的140家、2010年的157家,到2011年银行倒闭有所放缓,2012年为93家,2013年为52家。在2009年,几乎每个周五,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都要为几家倒闭的银行收拾残局。银行倒闭数目的增加,加速消耗了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这一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赤字创下209亿美元的记录。

危机迅速从美国扩展到全球。一些国家几乎是一夜之间从“天堂”坠入“地狱”。爱尔兰、波罗的海三国、冰岛,都在这场危机中遭受到沉重的打击,许多银行也因此倒闭,甚至有的国家都濒临破产。

次贷问题及所引发的金融危机,起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美联储在IT 泡沫破灭之后大幅度降息,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01年到2004年中连续13次降低利率,期间联邦基金利率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持续下降的利率,诱发了房地产的繁荣,期间房价指数上涨了130%。由于房地产抵押品的的上涨,次级贷款快速增长,也造成了次级房贷证券化市场的泡沫以及通货膨胀的加剧。为了抑制日益上涨的通货膨胀,2004年6月,美联储开始调整其利率政策,连续17次调高利率。受此影响,楼市开始掉头,房价持续下跌,抵押的房产大幅度贬值,以次级房贷为基础的次级证券的市场价值急剧下降。作为次贷证券最大认购方的雷曼兄弟,2006年占有11%的市场份额。158岁的雷曼兄弟在这次次贷危机中倒闭既在情感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不止是投行,在这次危机中倒闭的华盛顿互惠银行,其信用卡业务组合中,属于次贷就占45%。

面对次贷金融危机造成大批银行倒闭,立法者又开始了新一轮银行监管变革。201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多德-弗兰克法案》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全面、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其核心内容包括:一是扩大监管机构权力,破解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ll)的困局,允许分拆陷入困境的特大型金融机构和禁止使用纳税人资金救市;可限制金融高管的薪酬。二是设立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赋予其超越监管机构的权力,全面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采纳所谓的“沃克尔规则”,即限制大金融机构的投机性交易,尤其是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以防范金融风险。但是,法案能否如人们期待的那样成为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1933年银行法案》)比肩的又一块金融监管基石,并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树立新的标尺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责任编辑:李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