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眼中的黄浦(9)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10月09日21:00分类:社会文化

17、《真问责倒逼作风变“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绩效考核,上海黄浦排名第一》

2018年2月23日

《人民日报》 曹玲娟

5

上海,有一条“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不管是市民的急难愁盼还是意见建议投诉咨询,均24小时畅通。接听电话后,后台处理效果如何?对此,上海市热线办自2014年起正式实行热线工作绩效考核。

上海黄浦区,区内人民广场、南京路、淮海路等地标赫赫有名,老牌中心城区,却在2014年“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首次绩效考核中排名倒数,2015年排名继续靠后。2016年,情况突然发生变化:黄浦区在年度考核中上升至第二名;2017年,更是跃升至第一名!

其间,发生了什么?

“说来也简单。我们认识到,‘12345’是市民服务热线,更是检验干部工作作风转变的窗口。”黄浦区纪委副书记施建国说,干部作风好不好,看的就是群众满意不满意。“以往抓作风建设,开大会布置工作,成效不明显。以‘12345’为切入点来抓作风建设,成效看得见摸得着,确保作风转变,人民群众获益。”成绩垫底,不是没有客观原因。黄浦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市民群众衣食住行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大量来电要求涉及违法搭建、动拆迁安置、无证经营、噪音扰民等难题。先后经历过两次“撤二建一”两区合并的黄浦区,区情也较为复杂,不少工作难度大、历史遗留问题多。

“你对群众能讲出100个理由说办不了,为什么督办了就能解决?说到底,还是作风问题。”黄浦区主要领导带着问题到区网格中心、街道网格中心调研,现场观摩群众要求处置过程,接听群众来电,回放群众满意度测评电话等。发现群众对要求办理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个别干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敷衍和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选择性作为等问题。曾经有市民就某个要求事项,前后重复反映了30多次,都没能得到解决。

为此,黄浦区委从思想认识着手,要求各部门(单位)领导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强调热线工作就是群众工作,狠抓作风建设。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黄浦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主任杨国威介绍说,在黄浦,“12345”市民服务热线后台涉及73个承办部门,其中58个政府部门、15个企事业单位,覆盖全区。仅2017年就接到3万多张电话记录工单。“以‘12345’为切入点来抓作风建设,可谓牵一发动全身。”黄浦区坚持双月通报制度,以制度建设推进转作风形成常态。区纪检监察机关协调网格中心,充分利用大数据,对市民服务热线办理过程中的典型问题案例进行分析,并以书面形式向全区通报。2016年以来,共点名批评承办单位234次、通报典型问题案例65个。“通报不是目的,目的是推动问题解决。采用双月通报,就是为了早发现、早解决,不把年初的问题拖到年底。”施建国表示。

双月通报最末,区纪检监察机关与网格中心还会附上各部门办理市民服务热线绩效考核表,进行内部排名。区委明确,一次通报排名末3位的,由区纪检监察机关、区网格中心领导约谈相关部门(单位)主要领导……2016年以来,黄浦区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对34家部门(单位)的52位领导进行提醒谈话,1个部门的主要领导被区纪委诫勉谈话。

疑难杂症怎么办?区纪检监察机关带头啃硬骨头,先后筛选出一批违法搭建、占道设摊、群租扰民等市民反映强烈的案例,实行挂牌督办。对久拖不决、挂牌督办的重点案例,由区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区网格中心、特邀监察员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召开“四方会诊”会议,坚持以事实说话,开展不同思想认识的正面交锋,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黄浦区东元坊有块新老围墙之间的三角地块,由于动迁时的遗留问题,相关部门互相推脱,十多年下来几乎成了垃圾堆。通过“四方会诊”,旧围墙终于拆除,这块地变身为停车位与健身区域。

18、《上海:阅读的美好有无数种样子》

2018年4月25日

《光明日报》  颜维琦

6

承载着独特人文故事的思南书局惊艳亮相,紧挨上海作协的作家书店重装登场,首家“新零售+”无人创意设计的志达书店全新面世,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的陇上书店书香氤氲……4月23日,第23个世界读书日,十余家实体书店在上海新开或升级,以各具特色的布局定位和阅读推广活动,为市民奉上美好书香。

继2017年上海新开设20余家具有一定规模、品牌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的实体书店后,2018年上海实体书店乘势而上、再添新力。阅读温润着一座城,也浸润着一城人。在上海,阅读渐成美好日常。

一段书香延续的故事

过去几个月,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作家孙甘露一直在为思南书局的事忙碌着。“这些事是工作,但也有点做梦的感觉。”同时身为思南读书会总策划的他说,4月23日是思南读书会创办四周年的日子,思南书局实体店的落地,也是梦想照进现实的一段书香佳缘。

四年前,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协会、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员会等共同创办了思南读书会、思南书集。随后,“思南人文书单”及《思南文学选刊》应运而生。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创办,不仅延续了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的社会影响力,更为上海乃至全国读者提供了与全球学者作家对话的机会。如今,每周六下午准时相约思南读书会已经融入市民的阅读生活,成为其周末文化生活的日常选项。

去年,为期60天的快闪书店——“思南书局·概念店”一经落地便引起关注,在市民读者中获得良好口碑,开办两个月后即获得中国书刊发行行业协会颁发的“年度十大特色书店”称号。“在这里开一间书店一定很棒。”孙甘露说,这几年做思南读书会时他就一直有开书店的想法。思南快闪书店这一创新样本的成功,让大家对进一步探索新型复合业态的阅读文化空间有了更大的底气与信心。

思南书局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和上海永业集团等联手打造。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裁王岚看来,思南书局的面世也是一次百年人文因缘的接续,为这个公共文化空间赋予更多的时代亮色。思南书局所在的这幢四层小楼始建于1926年,曾是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故居,著名诗人柳亚子及其家人也曾在这里寓居。作为柳亚子读书写作的故地,这里承载了上海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文化缩影。

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阚宁辉也感慨,思南书局最终能够以实体店的形式落地,是许许多多出版人、作家、市民读者一直以来的期盼。“除了周期性举办文学活动之外,如果能把上海最核心的地段、最好的建筑空间交给文化和书香,我们认为会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上海这所城市的文化格局和生态。”

从一周一次的文化雅集,到连续60天的快闪书店,再到每天开放10个小时的思南书局实体店,四年间,思南文化品牌不断延伸,从打造地标到打响品牌、探索城市新型阅读文化空间。这是一个面向读者的市民“公共书房”,一个向海内外作家、学者敞开怀抱的城市“文化客厅”,正在书写一段“阅读成为美好日常”的新时代书香故事。

王岚透露,以思南书局实体店为起点,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还将通过制作“世纪新书架”书单、开办新型阅读文化空间、设立思南书局流动版、举办思南书香雅集、创设“学习读书会”“陆家嘴读书会”等,进一步集成一流出版资源,拓展全新文化空间,提升内容生产与服务能力。

不断创新的城市阅读形态

一流的出版资源,一流的阅读文化活动,一流的策划创意团队,在一流的阅读文化空间汇聚融合,思南书局的诞生,为打造富有新时代特征、凸显上海人文精神的阅读文化品牌提供了样本。

孙甘露介绍,思南书局的一大亮点,在于选书团队。上海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作家、学者、评论家、翻译家、出版人、媒体人,除了创作、翻译、出版作品以外,早已热情地投身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中。由他们从不同专业领域推荐的书籍,带来了最新最好的成果,相信会给更多的读者提供可信赖的阅读路径,作家与读者也有了面对面深入融洽的交流。

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看来,思南书局其实是上海读书活动这些年的缩影。“经过了几年时间的培育,思南读书活动从一年7天(国际文学周),变成一年52天(思南读书会),再变成一年365天(思南书局)。这两年上海的读书氛围越来越好,阅读条件也越来越好。”

他感慨:“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的活动也比以前都多,说明各方面对阅读越来越重视。我们初步统计,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上海新开了11处阅读空间。阅读空间每增加一处,市民就多了一处开展读书活动、文化交流的地方。”

与思南书局相隔不远,位于巨鹿路的作家书店经过升级改造全新开张,牵动了许多文学爱好者的神经。这里曾经是上海作协“门市部”小店,重新开业的作家书店有望成为流动着文学盛宴的“作家俱乐部”。作家书店坚持纯文学路线,依托作家协会的资源和优势,以上海本土作家和作家签名为特色,围绕文学和生活,定期组织多种样式的活动,打造又一上海文学朝圣地。

城市与阅读的故事有多少种样子?复旦大学南门,在国权路上开了14年的老书店——志达书店,变身成为全国首家天猫无人书店。这是全国首家“新零售+”无人书店,是一次全新技术与传统业态的融合,将源自天猫新零售的创新体验注入传统实体书店当中,革新传统业态的经营模式。在这个只需要和文字交流的简单空间中,为读者提供全新的购书和阅读体验。

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的陇上书店,作为“上海文创50条”后首家全新推出的校园书店,则将竭力为高校及周边读者群提供高品质的阅读文化生活空间,同时拉开校园书店建设的序幕。浦东临港地区滴水湖畔,发展迅速的上海本土书店品牌大隐书局,结合临港文化产业布局和公共文化设施现状,推出“共享图书”和旅游主题模式的临港新城主题书店,填补城市区域书店网点布局的空白。

“上海的书店,地域的空白在不断填补,形态的创新也在不断丰富。”徐炯说。

全民阅读与实体书店共生互长

“上海新涌现的这批实体书店,没有一味追求大而全,而是具有一定文化积淀的专业化书店,对培养市民阅读兴趣、提升社区文化品位,大有裨益。一座先进发达的城市需要拥有各种风格、层次、追求的专题专业书店,才能满足多元细分的读者需求。希望更多特色书店、更大型的人文社科书店加入上海书店的队列。”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如是说。

如今在上海,随处都可与书香相遇。4月22日,浦东新区举办“首批文化名家入驻上海浦东暨新型阅读空间启动仪式”,并同步启动两个品牌读书会——学习读书会和陆家嘴读书会。浦东新区将通过发挥入驻文化名家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积极打造阅读推广和读书会品牌,建设特色阅读空间,打造文化品牌活动。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指导的“书香上海”阅读服务活动于4月23日启动,首期活动以闵行区为试点。这一活动旨在通过顶层设计、机制安排、平台建设、资源调配、组织方式、阅读评价等,建设覆盖全市、惠及全民的阅读服务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上海书展。

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普及和深入,上海的阅读文化活动蔚然成风,依托品牌实体书店或出版文化等机构的读书会也不断升级创新,逐渐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阅读文化活动与实体书店、公共阅读空间共生互长,“阅读+”正成为实体书店和公共文化空间新的文化发展路径。满城书香,正在为更有品质更有温度的城市定位持久赋能,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