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社会文化 > 聚会时别再玩手机 人际交流更重要(2)

聚会时别再玩手机 人际交流更重要(2)

腾讯科技2015年10月11日10:22分类:社会文化

核心提示:《纽约时报》近期刊文称,聚会时玩手机正成为普遍现象,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的发展导致我们逐渐失去了人际交流的能力,而我们应当改变这一点。

全情投入的人际交流

在实验室和现实环境中的多项研究均表明,当两人开始对话时,如果旁边桌上或视野范围内放着一部手机,那么他们的谈话内容,以及谈话过程中的投入度都会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会谈论即使被打断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的话题,而他们也不会感受到对方的全情投入。换句话说,即使是一部安静的手机也会割裂人际之间的关系。

2010年,心理学家莎拉·康拉斯(Sara Konrath)带领密歇根大学的一个团队对过去30年的72项研究进行了整理。他们发现,在30年时间里,大学生在人际交流过程中产生“同理心”的频率下降了40%,而2000年以后的下降幅度最明显。

在过去几代人中,科技发展对人们同理心的形成造成了负面影响。尽管我们已习惯于每时每刻的联网,但我们仍需要找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尤其是如何进行开放性、无意识的对话。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投入到谈话中,关注对方的眼神、手势和语调,并适当地相互辩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产生同理心,以及自主观点和自我意识。

当然,今天我们仍可以看到这种全情投入的交谈,但频率的下降非常明显。这不仅是由于,我们正在从面对面交流逐步转向在线聊天,也是由于我们总是拿着手机,以至于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愿意让这样的交流开始。

在内心深处,我们知道这一点,而目前关于人类直觉的研究也在逐步展开。我们正面对着重要的选择。这并不是说我们应当放弃手机,而是在使用手机时更有目的性。我们应当恢复人际交流。

关于人际交流的问题在年轻人身上就已经出现。几年前,一家私立初中让我去解答他们教职工的疑惑:学生们无法像以往一样建立友谊。根据校长的介绍,一名7年级学生试图将同班同学排除在学校的社交活动之外。尽管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这次有些不同。在行为受到质疑时,这名女生并没有太多话要说:“她的回答非常机械化。她表示:‘对此我没有任何感觉。’她无法体会到,其他学生因此受到的伤害。”

这名校长随后表示:“在操场上时,12岁学生表现得就像8岁一样。他们排斥对方的做法以往只会出现在8岁孩子身上。他们似乎无法将自己置于其他同伴之中。”

一名教师注意到,学生“坐在食堂里,看着他们的手机。当他们开始分享信息时,这些信息实际上来自手机。”这是否算得上一种新的交谈形式?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无法带来以往交谈的效果。以往的交谈能带来同理心,但这些学生似乎已不太理解对方。

不过,情况可能并非那么糟糕。心理学家雅尔达·乌尔斯(Yalda Uhls)领导了2014年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专注于在远离数码产品、户外环境中的儿童。在脱离手机和平板电脑几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参加活动的儿童能更好地阅读人们的面部表情,并准确辨认出视频中演员的情绪。这样的“同理心”来自何处?答案是相互之间的交流。在对话中,如果你给予更多的注意力,并且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那么情况会有明显改善。在离开手机后,做到这一点变得更简单。相互交流的能力是人类最基本的特点之一。

[责任编辑:山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