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娱乐 > 谁在围剿张艺谋?(4)

谁在围剿张艺谋?(4)

新华网思客2014年07月29日09:42分类:娱乐

核心提示:批评的声音来自于“张艺谋为了商业而放弃艺术”,来自于媚市场之俗。这种指认毫无道理。电影就是电影,为什么要把它庙堂化——很多“挺张派”最搞不懂的就是这个问题。

批评的声音来自于“张艺谋为了商业而放弃艺术”,来自于媚市场之俗。这种指认毫无道理。电影就是电影,为什么要把它庙堂化——很多“挺张派”最搞不懂的就是这个问题。

不管怎么说,电影是大众传媒的一个门类,如何被观众接受和喜爱应该有一个探索的态度和实践的努力,张艺谋无疑是这样做的,从1980年代开始,他一面在各种骂声中沉默着、成长着,一面又在“求新、求变”。但张艺谋真的为了商业而把艺术置于脑后了吗?

恰恰相反,如果电影不面对市场,只存留于象牙塔之中,电影反而会逐渐萎缩掉。

持有上述观点的专家不在少数,他们进一步认为,在《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时候,是张艺谋对电影的语言艺术的表达,而早期是思考和焦虑的表现。后来到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和《一个都不能少》,张艺谋是在寻找一种交叉点,他试图在寻找艺术和市场的交叉点。到了《秋菊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则是在寻找思想主旨和艺术表现形式的交叉点。

被认作是社会公益电影的《一个都不能少》,票房收入在520万左右,很多观众被感动,这在当年的电影市场上是颇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到了《英雄》和《十面埋伏》,张艺谋其实从整体上成熟了,他对经济运作链的把握熟稔于心,他知道对投资人要有回报,投资人才能再次投资——许多电影是钱一砸进去就血本无归。

其实,张艺谋也有过苦闷和徘徊的阶段,在《代号美洲豹》、《幸福时光》时就是这样,找不着北,没找到突破口。

中国需要张艺谋。有人感叹地说,如果中国有10个张艺谋、有10个两张组合(导演张艺谋和投资人张伟平)的话,中国电影就不是如今这样子了。

发行总监高军这样评价两张组合:“如果说中国的导演缺乏商业头脑,那么张艺谋的成功就在于有国际化的商业头脑,尽管他不是商人;如果说中国投资人普遍缺乏想像力,那么张伟平的成功就在于有着超乎寻常的想像力,尽管他不是艺术家。”

文/胡赳赳

[责任编辑:李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