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史海 读书 > 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瑰宝:三星堆古蜀玉器(2)

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瑰宝:三星堆古蜀玉器(2)

新华08网2012年08月27日09:15分类:史海 读书

核心提示:民间收藏三星堆玉器可以用“造型之优美,做工之精湛、构思之巧妙、内涵之丰富”十六字加以概括。

三、实物证据

当人们提起三星堆时,就只想到它的青铜器,而对它的玉器则知之甚少。其实,三星堆的主体文化内涵是它的玉器,三星堆的文物顺序是:陶器—石器—玉器—青铜器,而玉器是最能反映它的文化内涵的主体。我们在过去的论文中,公布了70张三星堆的玉器照片,这只是成都地区民间三星堆玉器藏品的冰山一角。从照片中,我们不难想象,在那久远的年代,三星堆古蜀国的劳动人民,是如何用自己的毕生精力去雕凿成留给后代的精美玉器,留给后代们的一笔不朽的精神财富。

从照片可以看出,三星堆古蜀国人民在文字不普及条件下,只能用具体的实物来纪录下他们当时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大型的祭祀活动,(有玉版浮雕、××块的长卷),大型的战争场面(有玉版浮雕××块),打猎、庆丰收活动(有玉版浮雕××块,还有格律诗的玉版浮雕(××块)等等。当然其它方面的玉器(如:玉人头、玉琮、玉璋、玉戈、玉马、玉立人等等),也十分丰富和多样化。

如此多的形形色色的玉器出现在三星堆古蜀国,绝非偶然,这充分说明,在文字还不普及的时代,只能用实物(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来反映当时社会在经济的(打猎、耕田、制酒、叉鱼等)、军事的(战争玉版浮雕)、政治的(大型祭祀玉版浮雕),文化的(有文字的玉版浮雕)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而这些玉器上的图案,是现代人根本不可能构思出来的。存在决定意识,只有客观存在的东西,才能反映在当时的艺术品上,而这种艺术品最好的能够保存于世的,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文物(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是文化的载体,它真实地、客观地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情况,这点任何人都不会否认,也是社会文明的具体表现之一,文物是无言的历史书,我们从民间收藏的三星堆玉器可以看出,当时的农业社会发展到非常高的水平,人们的生活水平就可想而知,当时玉器上有酿酒的浮雕,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人们如何去酿酒?有人认为,酒是人类文明的记载器。美国宾州大学的考古学家破译了河南贾湖遗址中我国古代的古酒配方,认为中国这种酒有9000年历史,他们把复制的这种酒称为“贾湖酒”。

四、我们的浅见

近几年来,讨论中国古文明的著作很多,如“中华文明史”(朱学勤,2006)“中国上古史文明考证”(汪林昌,2005)等。

在这些发表著作中,大量引用古文献中的资料,这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对现实实物的研究更为重要。因为古文献中对现实的实物(包括出土的和民间收藏的)是根本不可能去描述的,谁能说今天中国地下的文物都发掘完了?中国历史研究尤其是上古史的研究就到此为止?新的出土文物往往会改变人们的看法,因此与自然科学一样,考古学也应有超前思想,这种超前思想是建立在客观实物(出土文物、民间收藏物)的基础之上。就自然科学而言,随着对实验技术不断进步,对极端条件下生命体的发现与研究等等。“相对论”与“万物生长靠太阳”的理论都会受到严重的挑战,更何况我们远远还没有把中国地下文物发掘(发现)完?因此,考古界的某些固定的看法还会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出现新的理论。考古界过去一直认为只有良渚文化玉器,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高峰?在良渚文化玉器中那只有6.5Kg重的玉琮就被考古界认为是“玉琮王”了。但是,当你看了民间收藏的三星堆玉器时,你就会觉得,红山、良渚还有其它什么出土玉器根本就不在话下,绝对不可能与民间收藏的三星堆玉器比媲。三星堆玉器真正地反映了当时三星堆古蜀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红山、良渚文化玉器则只是社会生活的局部表现。在文献中,我们早就提出了明确的看法,如果说良渚文化玉器的精美程度、艺术水平要高于红山文化玉器的话,那么民间收藏的三星堆玉器更要高于良渚玉器一筹,三星堆玉器的民间藏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中国玉器史上的顶峰!在中国,可以说没有那一个朝代的玉器能超过它,其中蕴藏着很多远古时代的信息等待人们去破译。我们这一看法是有根据的。因为我们看到了大量民间的三星堆玉器藏品。民间三星堆玉器比起红山玉器,良渚玉器或其它出土玉器更为久远。一般常识认为,朝代愈久远,它所制造的玉器产品更原始。愈到后期则愈精美。其实则不然,要具体地分析,自从中国文明出现之初,王权的权威就统治最初形成(建立)的国家,那么为王权服务的一切意识形态就被视为神圣不可愈越的法规。这一规律,在中国从国家的形成,直到近代毫不例外。有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就是四川省平武县建于明朝正统年间的“报恩寺”。据文献上记载,是1440年开工建造,1446年建成,原先是一位当地土司想当皇帝,要修一个与北京紫禁城太和殿一样的建筑,后来有人报告了北京,皇帝知道后要追杀这位土司,这位土司很聪明,立刻把这个宫殿修改成寺,并改名为“报恩寺”,以表示感谢皇帝不杀之恩。这个至今有560余年的历史寺庙还在,本文作者曾二次去考察过,十分雄伟壮观。

【责任编辑:王静】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