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社会文化 > 男女搭配,炒股不累

男女搭配,炒股不累

新华网思客2015年01月04日09:20分类:社会文化

核心提示:平均而言,男女搭配的炒股俱乐部收益率比单一性别的炒股俱乐部要高2%。这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日久天长,差距就能看出来了。一个组织内部成员越是多元化,他们的信息来源也就更加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信息来源可以避免在决策中出现盲点。

何帆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男女搭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第一家炒股俱乐部是在1898年建立的。到20世纪90年代,炒股俱乐部在美国突然成为时尚热潮。

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的繁荣当然是炒股俱乐部兴起的一个重要背景。大牛市刺激了更多的人投身股市。20世纪初,股票投资仅是少数顶级富豪的爱好,只有不到1%的美国家庭有股票投资。到了1952年,拥有股票投资的美国家庭也不过只有4%。1990年,21%的美国成年人有股票投资,到了1999年,这一比例已经攀升至53%。很多媒体惊呼一个新型的“股东资本主义”已经出现。 

11%的美国成年人是各种各样的炒股俱乐部的成员。这意味着美国的炒股俱乐部拥有2000多万名成员。在美国投资者合作协会注册的炒股俱乐部共有不到50万成员,他们共同持有价值1250亿美元的股票。

炒股俱乐部在美国的兴起还有管制方面的原因。如果是在日本,要想几个人把钱凑在一起,共同买卖股票,得先花将近1000万美元,买一个共同基金的牌照。美国宽松的管制环境鼓励了人们加入炒股俱乐部。股市繁荣恰好和婴儿潮一代(二战之后的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一代人)即将进入退休年龄同时出现,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担心自己的养老金没有着落,投资股票是为了能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多一份保障。互联网的兴起,以及一些新兴的股票经纪公司的大力宣传,使得股票分析技术深入大众,很多过去从不涉及股票投资的人群开始进入股市。比如,妇女成为新开户的股民中的一支生力军,少数民族人口在股民中的比例也逐渐提高。

这些炒股俱乐部从性质上来讲,更像小型合伙制企业,而不像读书俱乐部、钓鱼俱乐部等社交团体。炒股俱乐部的成员每月或每周定期聚会,每个成员都要做演讲,介绍自己中意的股票,分析其财务状况,讨论其市场前景。然后,俱乐部成员会对每一支推荐股票举手表决,往往是在绝大多数成员都同意的情况下,才会决定投资。俱乐部成员的钱都汇集一处,共同投资,风险共担。

这些炒股俱乐部的业绩如何呢?诚实的投资者们都知道,想跑赢大盘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往往是费劲心计,还不如紧跟股指,或者干脆掷骰子随机决策。Max Planck社会研究所的Brooke Harrington调查了1245家NAIC炒股俱乐部,结果发现96%的俱乐部都没有跑赢大盘(跟S&P500指数比较)。

Brooke Harrington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炒股俱乐部五花八门,比如说有的俱乐部都是男性成员,有的全都是女性成员,还有的是男女搭配。平均而言,男女搭配的炒股俱乐部收益率比单一性别的炒股俱乐部要高2%。这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日久天长,差距就能看出来了。假设有两家炒股俱乐部,各有15个成员,每个成员每月投入50美元,俱乐部A的年收益率是10%,俱乐部B的年收益率是12%。10年之后,俱乐部B的资产组合就会比俱乐A高出15000美元,再过5年,差距就会扩大到50000美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业绩。

为什么男女搭配的俱乐部会有这种潜在的“多样化优势”呢?

男女之间的选股思路大有不同。男人选股更重技术分析,他们会花更多时间读公司的财务报表、看K线图,女人选股,更多地重视个人的感觉和体验。女性炒股俱乐部选的股票中,消费类公司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炒股俱乐部。如果问她们,为什么要选这些股票?她们就会告诉你,因为我们都去那个商场买东西啊,因为我们去买东西的时候每次都排长队、总是找不到停车位啊。著名投资人彼得•林奇说,不要上专业投资者的当,在你的消费中就能发现大牛股。当你逛商场的时候,你其实是在调研Zara这样的优秀公司。女人们把林奇的话全都记在小本子上:这个小伙儿说的太对了。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人们都是理性人,人们会在充分地占有各种信息之后通盘考虑,寻找最优策略。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选择的范围超越了人们熟知的领域,人们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想像一下,如果你到超市,只有五种果酱可供选择,或是有五十种、五百种不同的果酱,琳琅满目,供你挑选,哪一种情形下,你的选择可能会更合理呢?股票市场上的选择机会比果酱的选择机会更是不知道多了多少倍,信息越多越迷茫。当信息量超过了人们知识领地的疆界之后,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收缩战线,退回到自己的根据地。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组织内部成员越是多元化,他们的信息来源也就更加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信息来源可以避免在决策中出现盲点。

一个组织内部有潜在的信息多元化优势,并不意味着在决策中就一定能发挥出这种优势。当面质疑别人,对人对己都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如果一个组织的成员什么时候都是一团和气,就会失去互相纠错的机会,但如果天天当堂对质、唇枪舌剑,又会伤害了组织内部的团结。这就像走钢丝那样,需要保持微妙的平衡、必要的张力。

Brooke Harrington发现,炒股俱乐部在选择成员的时候,大致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以社交性为主要目的,成员之间的同质性更强,比如都是退休的教师,都是同一个读书俱乐部的成员等,是一种“社交伙伴”的关系;另一种则是以工具性为主要目的,大家聚在一起就是为了赚钱,是一种“生意伙伴”的关系。这两种炒股俱乐部的风格会相差较大。比如“社交关系”俱乐部大多是在酒吧、家庭聚会,大家把酒言欢,有时候会先打一场高尔夫球“活跃活跃气氛”,他们讨论股票投资的时间大概只有聚会时间的一半。“生意伙伴”俱乐部的讨论大多是在办公室里,有的俱乐部刻意去找那种没有装饰、空空荡荡的办公室,省得大家在讨论的时候分心。“社交伙伴”俱乐部在最终投票的时候,全票通过的比例非常高。“生意伙伴”俱乐部在最终投票的时候,投反对票的比例明显高于“社交伙伴”俱乐部。相比之下,“生意伙伴”俱乐部更容易容忍异见。

为什么男女搭配的俱乐部比单一性别的俱乐部更容易实现“多样化优势”呢?

首先,单一性别的俱乐部在选择成员的时候更容易基于“社交伙伴”的准则。男女搭配的俱乐部在选择成员的时候,毕竟隔着性别这张纸,来得更加矜持,成员之间能够更好地保持适度的距离。其次,男女之间的差别是一目了然、众所周知的,这种差别形成了一种“共识”,所以当出现观点差异的时候,大家会更容易互相体谅,不会把观点的差别归因为对个人的冒犯。

在一个大的社会组织,比如一个国家里,如果社会成员的异质性太大,比如他们之间贫富悬殊、教育程度悬殊、年龄结构差别鲜明,或是来自不同的宗教、种族、文化,会对合作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带来更多的冲突和动荡。但在一个小的社会组织,比如一个炒股俱乐部,成员的异质性大一些,反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多样性优势”。“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如果是一个皮匠、一个木匠、一个教书匠,可能还会胜过“三个臭皮匠”。这就是群众的智慧,这就是群众路线的威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责任编辑:刘少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