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社会文化 > 马云的那只蚂蚁 本就不必撼动大树(2)

马云的那只蚂蚁 本就不必撼动大树(2)

新华网思客2014年10月31日12:50分类:社会文化

核心提示:近日,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浙江蚂蚁金服”)在北京举行小微金融分享日,并正式宣告成立。马云系金融帝国的神秘面纱,慢慢掀开了一角。

奇怪的是,浙江蚂蚁金服作为马云系金融帝国的主要载体,从表面上看马云的色彩却在一步步淡去,而且这一切似乎都是经过周密安排的:第一步,2012年12月马云向浙江阿里引入杭州君澳投资持股42.14%,并将注册资本扩容至12.29亿元,马云和谢世煌的股份则分别被稀释为46.29%、11.57%;第二步,2013年11月浙江阿里将法定代表人由马云变更为彭蕾,马云从幕前退到幕后,如同他辞去阿里巴巴集团CEO一样,而此前马云已经担任浙江阿里法定代表人长达13年之久;第三步,在这次成立活动上,浙江蚂蚁金服向外界宣称,未来浙江蚂蚁金服40%的股份由包括马云在内的员工全员持股,其中马云个人的持股比例不会超过7.3%。而彭蕾的说法则是,马云持有蚂蚁金服股份不会超过他在阿里巴巴集团持股比例,即持股低于10%。

三是“去浙江化”。浙江蚂蚁金服这次宣告成立的前前后后,无论是活动的预告、现场的展示,还是发出的新闻稿和媒体的各种报道,在文字上对公司名称的表述是“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有时候简称“蚂蚁金服”,对应英文简称为“ANT FINANCIAL”。上述名称,无论是全称还是简称,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无一例外都略去了“浙江”二字。而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信息显示,今年6月11日,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9月26日,中国银监会的批复同样也使用“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字样。

作为一家注册在浙江、成长于浙江的企业,在企业登记中的名字本来也冠有省名,但蚂蚁金服的“浙江”二字为什么消失得无影无踪呢?这难道是一种巧合?事实上,世间真正的巧合是极少的。我认为,浙江蚂蚁金服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刻意淡化“浙江”元素,主要原因可能是“浙江”二字地域色彩太过浓厚,与其高大上的形象定位、全球化的战略布局不匹配。这次成立活动专门选在首都北京举行,可能也不是偶然的。此外,据媒体报道,浙江蚂蚁金服预计明年会将总部迁到上海,实行杭州上海双总部、双中心的运营模式。这大概也是浙江蚂蚁金服“去浙江化”的下一个步骤。

当然,我们更关心的问题是,“去阿里化”、“去马云化”、“去浙江化”之后的浙江蚂蚁金服将要走向何方。这只硕大的蚂蚁,真的要撼动大树吗?

不过,撼动金融大树绝非浙江蚂蚁金服的明智之选。草根力量的崛起直到“蚍蜉撼大树”,在现代社会不是“可笑不自量”,相反却总能获得更多的鲜花和掌声。但在中国金融丛林中,从来就不缺巨无霸的机构,多一棵大树少一棵大树无关紧要。据说浙江蚂蚁金服估值超过250亿美元时,将可能启动上市计划。但是真的达到250亿美元又怎么样?在中国金融市场上还只是分母的一小部分而已,就总量而言照样无足轻重。这次宣告成立,浙江蚂蚁金服方面表示,“金服”二字,重在服务,蚂蚁金服既服务广大消费者和小微企业,也会以开放的心态服务于金融机构,共同为未来社会的金融提供支撑。我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浙江蚂蚁金服的优势不在于直接做金融业务,而是在于潜心做金融服务。做一只诚信专业的小蚂蚁,“给世界带来微小而美好的改变”,远比去撼动什么大树来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其实,小蚂蚁做得好了,规模和收入自然也就上去了。阿里巴巴成长的故事已经充分验证了这一点,他们会懂的。

对马云本人而言,以较小的持股比例来撼动和控制整个公司的做法也值得商榷。马云总是喜欢设计十分复杂的股权结构来掌控自己的商业帝国。在股权结构上,他个人是一只小蚂蚁,但公司这棵“大树”从来都紧紧掌握在他的手里。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上市后,马云持股比例已经低于8%,但一切仍然尽在掌握。从支付宝控制权的风波,到阿里巴巴被港交所拒绝,马云推行的"合伙人"制度不是没有遭到质疑和反对,但是从来未曾改变过。在浙江蚂蚁金服上,同样的故事毫无悬念地正在上演。从历史长河看,能够真正深刻影响一家伟大公司的,或许并不是控制权。史蒂夫•乔布斯在苹果公司的股权极少,也未有复杂的控制架构,但在他逝世多年后人们还一直怀念他。更重要的是,无论是阿里巴巴集团还是浙江蚂蚁金服,可能需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马云,世界将会怎样?毕竟,将一家外部性很强的大公司的命运,全部系于一个人身上,对公司和社会而言,都不是一件让人感到轻松的事情。(董希淼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