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社会文化 > 涨价这事,你看到喧哗,却没看到逻辑

涨价这事,你看到喧哗,却没看到逻辑

新华网思客2014年10月29日08:43分类:社会文化

核心提示:在北京,一斤多萝卜的价钱就可以坐地铁准时快捷地把自己搬运到几十公里之外,近七年的畸低票价时代让北京这个城市的市民以及到这个城市来的人们近乎忘记了公共交通出行还需要付费。本次北京市的公交、地铁的价格调整既是在考验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也是在考验市民务实理性的认知能力。

朱煦

爱说话、爱想事儿的时事评论员

一个城市的财政好比一块蛋糕,切给公共交通多了,其他民生的补贴一定会被挤占。

wKhTglRPMCAEAAAAAAAAAAAAAAA889

乘坐一次北京的公交车起价0.4元,坐遍北京市的地铁一次进出只需2元钱。近七年的畸低票价时代让北京这个城市的市民以及到这个城市来的人们近乎忘记了公共交通出行还需要付费,一斤多萝卜的价钱就可以坐地铁准时快捷地把自己搬运到几十公里之外,这与我们曾经熟悉的“供给制”有什么差别呢?属于公共服务范畴的公共交通服务究竟是越低越好的福利属性还是合理分担的公益属性?是既成事实的扭曲低价存在即合理,还是不可持续必须要调整,让合理定价常识性认知回归?是宁愿其明贱暗贵的自欺欺人还是厘清令价格、价值明白?本次北京市的公交、地铁的价格调整既是在考验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也是在考验市民务实理性的认知能力。

新中国建立以来,公共交通一直是实行分担制,即财政提供大头,用工单位提供一部分(报销一部分公交月票支出,大约是70%),个人承担一部分,没有工作的就要再承担多一点。5分钱起价的公交电汽车票今天看起来不算钱,可在那个时代5分钱就是大钱。逃票,擅长绘画的学生画假月票,使用过期月票,搞得那时的售票员除了卖票、验票维护乘降秩序之外,还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来抓各类逃票。这说明公益性提供的公共交通是合理分担的不是低到忽略不计的,何况改革开放以后,企事业单位在给雇员交通补助的列支上也成了标配,几十元、数百元不等的交通补助在如此低的票价时代被挪作他用是在所难免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北京现行低票价的调整不会增加更多的负担,仅仅是让交通补助实至名归。对于城市中的相对困难人群,以价格补贴的名义发放每月一定次数的免费乘车卡是可以的,相比较现行的补贴所有人群毕竟这是一个小头。

一个城市的公交、地铁价格水平高或者低,是以既成事实作为标准,还是依据经济实力、发展阶段、相似城市的票价水平、市民的收入及对交通出行的支付承受力、公共交通的运营成本等指标为标准,确实值得重新考虑。但肯定不能依据多年才出现一次的北京奥运会的需要,就决策出一个城市公共交通价格的常态水平。近七年前的权宜之计注定是要为今天的价格回归正常增添巨大障碍,也以巨额的代价为不该这样支出的普惠性补贴埋了大单。若是当时实行三个月到半年就速速收场,今天的调整或根本就不复存在。若是觉得曾经的决策因为是前任班子的决策就不能更正,那更是在拿公共政策不当回事,任由其负面效应积累。人们常识性认知恰恰是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中建立起来的,扭曲的低价就导致扭曲的情绪,合理的定价就培养理性的认知。

这次北京公交、地铁票价调整在市民中引起的反响确实不小,还沉浸在低价惯性中人们很难接受,有抱怨情绪很好理解。不得不问的是,这些年来的“低”是真低还是明贱暗贵?细细分析答案是明白的,一个城市的财政好比一块蛋糕,切给公共交通多了,其他民生的补贴一定会被挤占,即使有钱很“土豪”,用来补贴交通财政支出可不可以去干点别的呢?比如用来开通最后一公里的微型公交。其实长期的低价效应,在人们的心理上也会积累错觉,习惯性地认为越低越好,殊不知所有的低都是在以另一种高来支撑。放眼其他城市的同类价格,北京的市民千万不要以为财政出得起就让它一直维持下去,其他城市的相对高价格反倒是一种务实的选择。北京到今年底地铁通车里程将超过500公里,预计到2020年北京的地铁通车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如此规模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可不是吹泡泡吹出来的,而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试问钱从哪里来?

说回到城市管理水平,不得不说北京市政府是在进步。近七年前的欠账,要还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拿出时间,下功夫调查,拿出过细的方案,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并为接下来的价格调整做好技术上的准备。今天下午的听证会从程序层面不可或缺,就北京公交、地铁价格调整的总趋势来讲不会有影响。除了在价格上有调整,这一次也对公交、地铁在交通出行的功能定位上做出了更清晰的确认,地面公交主要承担中短途客流,地铁主要承担中长途客流,在具体的票制上也给予通勤乘客的倾斜优惠。但是在这次调整的公关说明中,作为城市管理者也表现出了不善于和不擅长。比如“调整后的价格水平不会高于国内其他城市的水平”、“运营亏损巨大需要减负”、“价格调整后要进一步提升乘用体验和服务质量”等等。问题是按照北京国际大都市的基本定位,北京的公交、地铁价格等同于或略高与国内其他城市不正常吗?运营亏损减负是本次调整的核心所在,不是也已经说明,地铁还要继续补贴50%?乘用体验难道不调整价格你就不改进提升了?1号线、2号线的屏蔽门真的是等着这回价格调整后才有钱装?

可见,公共服务的价格调整在未来一定是常态,市民对此要有适应。城市管理者也要理直气壮,坚持正确的决策,能够正面、直接地说明原理,公开、透明地公布市民关注的相关信息,在区域治理体系的建立上、在自身治理能力的提高上下足功夫、长大本事。作为市民也不能输给管理者,要做到不仅会用情绪表达,也会用常识原理表达,与管理者有理有节地沟通交流,依法争取自己的权益。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责任编辑:刘少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