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社会文化 > 文学青年32年“炼成马克思”

文学青年32年“炼成马克思”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7月09日15:07分类:社会文化

核心提示:在赵国珍52岁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马克思研究界——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马克思学术圈子——对他几乎一无所知。

 

新华社记者韩松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在赵国珍52岁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马克思研究界——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马克思学术圈子——对他几乎一无所知。

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这位德国思想家的痴迷。

1981年,赵国珍是山西大学中文系的一名二年级学生。他狂热追逐文学,整天写小说诗歌,却屡被退稿。

一位作家告诉他,写小说要有生活,还要有思想。另一位老师对他说,哲学是思想的体操,要写好小说,就要读哲学。而读哲学,就要从卡尔·马克思读起,一定要读原著。

于是,这位文学青年开始借马克思的书来看。这一看,就迷上了。

他读的第一部马克思著作是《神圣家族》(马克思与恩格斯合写)。“没想到马克思的文章如此活泼、优美而烂漫。”他回忆说。

“最初是想汲取知识,但越看,马克思的形象越丰满,越具有个性风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中的原理性阐释,还是有一定差异的。”他说。

他不仅对写小说和诗歌感兴趣了。从那时起,他便立意写一本关于马克思的书,“要把马克思怎样从一个幼稚而激进的青年,成长为一个成就而睿智的思想家过程,客观地、完整地、全面地呈现出来。”

来自贫穷农村的赵国珍,用妈妈缝制的一个布书包,每天装上一本马克思书和一个笔记本,有空就读就记。很快他在同学中获得“老卡”的外号。

赵国珍毕业后分配到吕梁师范专科学校教文学和写作。那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生活和学习的条件都非常差。

他一边教书,一边继续研读马克思,搜集一切与马克思有关的信息,为他要写的书做准备。

从1981年起,他用4年时间读完了马克思的所有中译本原著,做了100多万字的笔记。他也写了一些论文,寄给国内学术刊物,却难以发表,“因为编辑看到我来自一所不知名的偏僻学校,又不是马克思理论科班出身。”

1995年,在自学马克思14年后,赵国珍成为一名中共正式党员。

2011年,他调到太原的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当了一名讲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的老师。他的研究才由“业余”变为了“主业”。不过,由于是“体育教师”,论文还是难以发表。

但赵国珍说,“这丝毫不影响我的热情。”

在他看来,马克思不仅仅是一个革命理论和政治学说,还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对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意义。

赵国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有很多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马克思尊重个人,讲求人的价值的实现。“他谈到的需要,不是马斯洛的五个层次,而是通过自觉的活动来满足需要,通过实践来改造世界和环境,而不是空泛的、形而上的。另外,需要是社会性的,人不能因为要满足一己之需而危害社会。”赵国珍说,而今天中国,这方面的观念和实践还有欠缺。

岁月如梭,赵国珍迈入了知天命之年。2013年,即马克思逝世130周年时,他终于写出了《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并于2014年由著名的红旗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马克思自1818年出生、到1848与恩格斯合作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历程。“三十而立,马克思在这一年,无论作为一个个人,还是作为一个思想家,他都真真切切站起来了。”

他说,应该让年轻人知道,马克思除了是一个人所共知的思想家、政治家和革命家,还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侠肝义胆的朋友、丈夫和父亲。对马克思倡导的思想的信仰,应该是全社会的,是属于所有青年的。

中共的求是理论网发表评论,称赞这本书写好了“这个马克思”——一个在探索中成长、成熟起来的马克思。

近年,中国出版的关于马克思的书越来越多,有的还改编成了漫画和戏剧。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所著《21世纪资本论》一书,用翔实数据和生动事例揭露了资本主义贫富差距扩大的总趋势,在西方成为畅销书,中文版也即将出版。

赵国珍说,他赶上了好时候。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中国进入了研究马克思的黄金时期。如今,中国又迈入了一个比较开放和包容的时期,学术界对马克思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和看法。

今后,他打算写一本介绍30岁以后的马克思的书。(完)

[责任编辑:李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