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社会文化 > 干一行恨一行?

干一行恨一行?

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07月08日14:51分类:社会文化

核心提示:这里“恨”不是“憎恨”,而是“遗憾”。真正恨到骨头里,就不会如此俏皮地去微博上发图了。所以,选择专业的时候还是要有一颗理性的平常心,从自身的兴趣和需求出发,排除外部干扰,踩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近日,“千万别报体”在网络上高调走红。高考考生开始进入填报志愿阶段,于是“过来人”们纷纷亮相网络,用“痛说革命家史”的方式,劝告迷茫的年轻人不要干自己这一行。当然,劝人别报的理由大多数是调侃性的,比如“千万别报计算机,因为都是宅男,无从下手”,以及“千万别报English,因为汉字(子)难找”,等等。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做出这种调侃式建议的人甚至对自己的行业有着浓浓的爱意,其逻辑有点类似于“小骂大帮忙”。但无论如何,这样的思路肯定会对考生产生影响,甚至改变其人生的轨迹。

其实,“千万别报体”的走红多少折射出了人们在看待大学教育和人生规划之间关系问题存在的一些误区。

首先就是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的误区。不可否认,在选择大学学什么专业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对未来从事什么工作有所考量。选择经济、金融、财务,和选择政治、法律、管理,完全可以引领着学生进入完全不同的职业领域。但将两者完全混为一谈,将高等教育等同为职业培训,就真的大大误解了大学精神的内核。从很多成功人士的履历看,“学什么不干什么”是一种完全正常的状态,学新闻的可以当记者,也可以成为农业问题或城市规划领域的专家;学社会学的最后成了最成功的电商公司老板;学历史的走上政界,成为耀眼的政坛明星;学中文的加入动物保护组织,去自由不羁地行走世界、实践最初的梦想……所有这些活生生的例子都在告诉我们,大学能够给予一个人的,远远超过一点基本的职业技能。就像我时常对别人说的,尽管新闻系毕业的我最后没有选择当记者,但大学四年的新闻教育极大地改变了我对待生活的态度,它让我时时刻刻对未知的世界保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动力,让我掌握了实现自我表达的各种技能,也让我对“他人的世界”保持敬畏和关怀而不只是留恋在自己臆想出来的小天地中。今天的我总体上是一个非常乐观,生活态度也非常积极的人。这些东西其实与职业规划都没有必然的联系。

第二个误区,是将个体经验与普遍事实混为一谈。很多考生和家长会受“千万别报体”影响,是因为他们真的对很多专业和行业缺乏科学、全面的了解,只能相信他人的经验;而那些在社交媒体上动辄将经验“传授”给他人的“前辈”,又有多大程度是从严谨、科学的态度出发的呢?所以,“干一行恨一行”真的未必是常态,甚至未必是实情。既然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决定,那么当事人切不可对网络上错综纷乱的信息不加鉴别地接受。值得注意的是,“千万别报体”中针对新闻专业的尤其多,起因在于某省高考状元想报新闻专业却被记者阻拦。但从一个一直在新闻学院读书与教书,并有较为丰富的媒体实践的“老新闻人”的角度来看,我始终觉得当初选择这个职业是十分正确的,因为它最适合我。在兴趣和特长两个维度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是最完美的状态,而他人的经验只能作为参考。

最后,则是媒体于总体上体现出的“不严肃”的状态。在整个过程中,甚少媒体会对各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采访,去呈现对于考生和家长真正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当媒体对“千万别报体”进行盲目放大的时候,其实也代表专业性力量加入了狂欢者的队伍。“千万别报体”原本只是纯粹的网络娱乐,却在媒体的反复转发和阐释中被赋予了某种正当性,这多少显得有些不负责任。在这个时候,媒体应当履行其自己提供社会服务的职能。

“干一行恨一行”或许是常态,但这里面的“恨”不是“憎恨”,而是“遗憾”。这世上又有哪桩事不会令人遗憾呢?真正恨到骨头里,就不会如此俏皮地去微博上发图了。所以,选择专业的时候还是要有一颗理性的平常心,从自身的兴趣和需求出发,排除外部干扰,踩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责任编辑:李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