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娱乐 社会 > 2010五大财经热词新鲜出炉

2010五大财经热词新鲜出炉

2010年11月30日11:04分类:娱乐 社会
本文导航
  1. 1.
  2. 2.
  3. 3.

  新华社上海11月30日电(记者姚玉洁、魏宗凯、周琳)每一年都有令人回味的年度表情。事关老百姓的“钱袋子”“菜篮子”“车轮子”,2010年的财经热词有笑侃,有辛酸,有狂热,有果断。一个个“标签式”的年度热词,连着国际经济问题,更显国内民生关切,暴露机制之弊,凸现调控之艰。

  热词一:涨

  谁也没料到,一颗小小的绿豆掀开了2010年“涨价”的序幕——去年10月份新上市卖4.5元1斤的绿豆,到今年5月份涨到了10元1斤;4月份全国均价每斤5.69元的大蒜,到11月已经涨到了8元多;11月份生姜价格涨到7.13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谁也没料到,一颗小小的绿豆掀开了2010年“涨价”的序幕——去年10月份新上市卖4.5元1斤的绿豆,到今年5月份涨到了10元1斤;4月份全国均价每斤5.69元的大蒜,到11月已经涨到了8元多;11月份生姜价格涨到7.13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在天涯社区发起的“年度汉字”的调查中,“涨”字毫无意外高居榜首。

  一个“涨”字,催生了“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糖高宗”“油你去”“煤超风”等网络热词,也催生了囤货抗涨的“海囤族”和节省开支的“抠抠族”;以往并不为百姓关注的“恩格尔系数”、M2等财经专业名词,也开始成为不少人的口头禅;有好事网友晒“一百元能买到什么”,原本“找不开”的百元大钞,如今只是30斤大米,或8斤猪肉,或半只阳澄湖大闸蟹,或15.5升93#汽油……这些打趣自嘲的背后不乏民生多艰的淡淡辛酸。涨价是个问题,但还不是第一问题,收支能否平衡关键在于收入能否与物价保持同步增长——最好收入的增幅能超过物价。

  热词二:炒

  大蒜、绿豆、白糖、中药、和田玉、翡翠、红木家具、邮票、大红袍……这些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商品却有一个共同点:2010年,它们都是游资的宠儿。

  大蒜、绿豆、白糖、中药、和田玉、翡翠、红木家具、邮票、大红袍……这些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商品却有一个共同点:2010年,它们都是游资的宠儿。

  资本布局大蒜市场,其实从2009年就已经开始。在“预防甲流”的旗号下,大蒜价格一路飙升,而经过一年的囤货待涨,今年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大蒜批发价格同比已上涨九成左右。与此类似,棉花的价格从前两年的每吨1.3万元,今年“一骑绝尘”至11月份的每吨3.3万元的历史新高;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期货白糖价格在最近一个月的涨幅就接近30%……

  此外,“黄金有价玉无价”的收藏市场更是“炒”风大盛。几年前还只是几元钱一公斤的“黄蜡石”,摇身变成“黄龙玉”叫价上万元;翡翠价格普涨三成,顶级品质的翡翠价格翻番;黄庭坚的书法《砥柱铭》以4.368亿元的总成交价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的世界纪录;福建大红袍茶叶零售价每公斤已高达数万元……

  在国家调控政策下,大蒜、生姜等商品价格应声而落,很多盲目“追高”的小商贩已经陷入亏损境地。然而要根治“炒风”,恐怕还要在完善机制上做文章,一方面改善供需关系,另一方面也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把“游资”引上“正途”。

【责任编辑:张韵】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