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邹平:以“点、线、面”立体结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围绕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目标,邹平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着力点,聚焦基层、部门和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使机构职能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实现有机结合,为发挥机构最大效率效能进行探索。

6019add6a78417008bede811b528540.jpg

聚焦重点领域,科学设置机构,“点”上用力

聚焦基层治理,建立综合管理体制。为实现基层精细化管理,在市委政法委设立综合治理办公室,各镇街设立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全市划设1367个网格,配备网格员1558名。全科大网格的建立,实现了基层问题的快速发现和快速处理,将矛盾消解于萌芽之中。注重发挥部门联动优势,针对“全科大网格”平台和“12345”为民服务热线基层反馈的部门职责不清问题及时界定,并对执行不到位的,启动督导追究机制,推动工作落实。近两年,共受理职责界定申请事项28项,办结28项,办结率达100%。

聚焦乡村振兴,调整完善农业农村工作服务体系。邹平市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引领,及时将扶贫办更名为乡村振兴局。以入选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为契机,结合事业单位改革,组建邹平市乡村振兴保障中心(副科级),负责统筹推进全市乡村“五大振兴”有关工作。在镇(街道)设立乡村振兴办公室,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为实现乡村振兴“提档加速”。

聚焦生态文明,建立“大水务”体系建设。坚持一类事情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在现有水利职能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将住建部门城市供水、排水与污水处理等所有涉水的职能全部划转至水利局,实现一个部门统筹管理。将小清河管理所、孝妇河管理所等4个事业单位整合组建邹平市河湖水系服务中心,为全市“南拦、中连、北调”治水策略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bc314e61484412ff4936a07579900c9.jpg

建立联合会审制度,规范议事协调机构,“线”上聚力

为发挥议事协调机构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的平台作用,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专门印发文件,实现规范管理。一是严控总量,建立摸底清理制度。要求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并联系对接上级业务部门,认真梳理本单位涉及的委员会、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指挥部、协调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名单,所有议事协调机构应列尽列。二是规范设立流程,建立联合会审制度。对议事协调机构设立的必要性、合理性方面提前介入,提出审核意见,经市委组织部、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层层把关后予以成立。对有明确法律依据或者上级政府有明确要求的,可以设立市委、市政府议事协调机构。三是加强日常监管,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及时掌握机构运行情况。所有新设立议事协调机构均由市委编办备案,实行清单化管理,各议事协调机构完善工作规则,提高议事能力和协调水平,年底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机构运行情况。

cca2c05cd6d075a703e571e84cd5363.jpg

厘清部门职责,推动职能高效运行,“面”上发力

用好用活清单为部门履职织就“经纬网”。一是按照“三级四同”原则织就基层治理的“经线”。严格贯彻落实《山东省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办法》,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机构职能调整进一步完善权责清单。二是按照“内清外明”原则织就基层管理的“纬线”。内部聚焦政府部门“三定”规定,27个市政府工作部门编制部门主要职责任务清单,做到部门职责明确、工作流清晰规范,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人干”。三是围绕公平公正、协同高效建好“赤道原则”。制定《邹平市政府部门职责边界清单动态调整办法》《邹平市市直机关职能运行监管暨履职评估办法(试行)》,在全市形成内部深度融合、外部高效配合的部门职能运行机制。(作者杨雪芹 系邹平市委编办主任)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