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党校马西恒:用政治和法治塑造具有内生动力的社会机制

第三届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征集活动研讨会于12月30日在上海市委党校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马西恒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上海经过30年的社会治理实践,已呈现出重心下移、资源整合和社会参与三条脉络,不仅与城市经济转型步伐协调、回应基层社会管理服务需求,也通过党政主导使社会有序参与。

1.jpg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马西恒发表主旨演讲

马西恒介绍,居委会“三会制度”、居民区自治金项目、社区睦邻点建设等制度性成果分别涉及自治机制、资源配置方式、政社关系的创新,解放政府激活社会,顺应了社会现代化的普遍趋向。但总体看,注重纵向的党群、政社关系联结,忽视横向的多元社会关系链接,社会机制创新尚显不足。

分析当前基层社会的形势,马西恒指出,约70%的社区矛盾涉及物业管理服务,刚性的利益冲突化解更难;居民需求普遍升级,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广泛多样多层,回应居民需求的资源和手段明显不足;居民群体结构更加多元,贫困居民越来越少,传统群众工作方式遭遇挑战。

马西恒表示,要用政治和法治塑造具有内生动力的社会机制,社会化机制意味着多重主体的自组织活力,激发内生性自组织动力需要重视中国特色的制度结构和治理思想,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作用。党和政府要从解决群众生活问题入手,用政治动员引领,用法治规则兜底,为社会主体提供自主协调空间,最终实现国家与社会有机协同、国家能力与社会能力相互促进。

“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征集活动”旨在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上海各部门各单位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的创新成果,活动由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中共上海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指导,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网主办,已连续开展三年。本届征集活动经专家评审并报主管部门审定,遴选出50件代表案例,其中,“十佳案例”10件、“优秀案例”20件、“提名案例”20件。(邓侃)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