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大凌河口生态修复项目助珍稀鸟类“回家”

辽宁省锦州市大凌河口生态修复项目竣工在即,滨海湿地周边生态环境已悄然改变,众多久未谋面的“老朋友”-珍稀濒危鸟类回归,使大凌河口国家海洋公园成了珍稀鸟类的“乐园”。

锦州市高度重视海洋生态保护和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工作,在实施大凌河口生态修复项目过程中,锦州市所辖凌海市克服时间短、任务重、春季施工难度高及疫情影响等不利因素,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疫情期间顺利开工,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建设指标。目前,该项目主体工程已提前一个月完成建设,修复区域芦苇长势良好,完全达到了设计标准。

截至7月1日,建设生态海堤1000米,拆除人工堤坝3670米,疏通潮沟9317米,种植芦苇37公顷,恢复滨海湿地区域190公顷,在线监测站进入安装调试阶段。目前,该项目已顺利进入维护期。

凌海市大凌河口滨海湿地 漠漠/摄

凌海市大凌河口滨海湿地位于辽东湾最北部,滩涂平缓绵长,生物多样性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区域内发现鸟类高达259种,被认定为东北亚八大候鸟迁徙的国际通道。

近些年来随着河口区域用海规模扩大、人类活动增多,原有河口滩涂割裂,天然潮沟受损,滨海湿地生态环境日益退化。2020年,凌海市政府秉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国家“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强化大凌河口生态修复工作。项目总投资2135万元,通过拆除非透水构筑物、海堤生态化改造、潮沟疏通、湿地种植芦苇赤碱蓬等措施修复滨海湿地区域190公顷。使大凌河口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

图为人称“白衣仙子”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 漠漠/摄

如今的大凌河口国家海洋公园,凌水沧海与穹天一色,红滩绿苇携鸥鹭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王明姝)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