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效到提质 常州科教城加速锻造创新强磁场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0年03月20日17:31分类:社会文化

“2019年,科教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1%。新增授权专利2078件,新增入驻机构和孵化企业450家,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380项,合同金额2.6亿元;园区科技人才总数累计达2.1万人……”20日召开的常州科教城“内涵发展提质年”暨机关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常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科教城党工委书记韩九云介绍。

2019年是常州科教城的“内涵发展提效年”。

这一年,科教城制定了《常州科教城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2019-2030年)》《关于推进常州科教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常州科教城建设六个新高地三年行动计划》等指导文件,全面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推动重心下移、事权下放、人员下沉,建立“一委三中心一平台”组织体系,实现了事业单位和投资公司的实体化运作。

这一年,园区高校发展进一步加快,常州大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常州信息学院、常州机电学院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国际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中以常州创新园顺利入驻,中德创新园区引进德国KIT洪浩博士项目和卡尔斯鲁厄(常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胡格教学模式试点”和“双元制”项目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加快。

这一年,科教城创新研发作用进一步彰显,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园区5家科研院所获2019年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3人入选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4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获批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大数据独角兽企业百分点科技在科教城建设华东业务总部,年内孵化毕业22家企业转移到各辖市区,科教城对全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2020年是常州科教城“内涵发展提质年”。

从“提效”到“提质”,韩九云认为,核心在于如何以科教城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市“科教创新明星城”建设。

一是牢记使命责任,切实增强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大力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加快打造一批在江苏乃至全国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真正做到创出特色、闯出模式;大力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切实把创新成果体现在全市产业发展的成效上,体现在未来产业的培育上;扎实推进科教城“四个区和六个新高地”建设,提升科教城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为常州全面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是聚焦短板弱项,精心谋划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加强园区高校建设,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加强创新载体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公共研发平台成为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加速器”。运用好中以创新园、中德创新园两个国家级国际创新平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三是落实关键举措,心无旁骛抓项目抓企业抓环境。把“集中精力抓项目,锲而不舍抓企业,持之以恒抓环境”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创新创业企业、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同时,聚力强基固本,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科教城高质量发展,大力改进作风,以更优质服务推动科教城高质量发展。

“一场‘新冠肺炎’防疫战已经打了近二个月,接下来我们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任务补起来,全力以赴,一着不让抓当前、抓落地、抓见效”,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主任陆金林说。据悉,在科教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2月10日园区启动复工工作,12日首家企业复工,至3月12日,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到岗员工达3558名,综合到岗率达82%,其中31家规上企业员工全部到岗。

陆金林说,前不久常州市委召开的“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动员大会传递了“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鲜明导向。常州科教城将在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点产业、重要招商等各方面破难攻坚,以工作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推进园区爆发式创新、爆发式发展。(吴琼 戚薇丹)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湛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