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宜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样本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2月10日16:40分类:社会文化

新华财经南京12月10日电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部署。自去年7月首次提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来,中心试点已由50家扩至500家,进入更大范围、更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亟需科学有效的模式支撑。

试点样本量扩大十倍,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放量,它标志着这项工作在小范围试验所达成的“探路径、找经验”初步成果基础上,进入寻找基本模式、梳理共同规律、总结基本理论的新阶段。作为50个全国首批建设试点之一,江苏宜兴以“探寻基本规律做活工作生态”的建设模式,推动基层思想工作实现自运转、自循环,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供了参考样本。

情感认同是根本:暖心工程先行 价值引领紧跟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关键在于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思想道德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宜兴市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科学路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广大基层群众的情感认同、心理认同,进而成为其行为习惯。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前提是文明,关键在实践,这项工作必须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才能被基层百姓接受。”宜兴市委书记沈建说。

践行这一指导思想,宜兴分为两步走。第一步,聚焦群众情感与利益需求,做好人情暖心工程,拉近党群关系;第二步,聚焦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做好价值引领工程,实现价值观培育。

——暖心工程先行,聚焦群众需求

拉近党群情感距离,是价值引领的前置性工作。宜兴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点出你的需求、亮出我的服务”活动。一方面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网上平台,设置“我的需求”板块,广大市民可直接网上提交服务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发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深入村、社区走访征集,形成基层群众的“需求菜单”。针对“需求菜单”,升级一批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形成全市“服务菜单”。通过“点亮活动”,宜兴由单向“送服务”转向双向互动“点单”服务。

宜兴切实把握服务为先的实践方针,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城市文明创建”相结合,在“三个结合”中做到行胜于言,让老百姓在中心建设过程中得到实在好处。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宜兴把村民增收致富的需求摆在首位,突出党员干部牵头带动作用,创新建立挂钩联系机制。建立镇文明实践所与经济薄弱村挂钩、村文明实践站与合作社挂钩、志愿者与农户挂钩机制,把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触角延伸到“强村富民、乡风文明、环境整治”等工作中。

在宜兴丁蜀镇西望村,95%的农户都是紫砂经营户。该村党总支书记范泽锋是一名紫砂工艺美术大师,在凭借自身技艺致富后,致力于全村技艺传承培训,帮助村民提升产品质量,推动经营模式升级,成立了全国首家以农民手工业为基础的紫砂陶艺专业合作社,并同步组建了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带动作用,促进全村紫砂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合作社年交易额近2亿元,356户入社家庭人均收入从2008年的2万元增至10万元。范泽锋说,自己的志愿服务就是培训村民,带领大家一同致富。目前西望村已获得“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无锡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称号。

——价值引领紧跟,突出群众反馈

不触及价值观培育,就意味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未能触及根本。宜兴不仅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打造暖心工程,还不断探索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引领工程,推动基层思想文化工作做到“发于情、入于心、达于理”。

宜兴聚焦群众思想道德建设,根据老百姓文化需求针对性地提供文化产品。如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故事计划,深入走访挖掘名人事迹、风土人情、草根人物等故事,举办文明系列宣讲,让群众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

宜兴市委市政府分析认为,价值观培育这项工作的成效是可观察的,群众的满意度是关键。公开数据显示,宜兴连续多年入围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排行,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高,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强。在宜兴,农村群众外出打工的比例并不高,老百姓更愿意留在家乡发展。自2002年起,两年一届的邻居节已成为宜兴人民睦邻联欢的固定活动,好家风、好民风在宜兴蔚然成风。

总体而言,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宜兴,是价值观工程。只有在情感的互通互动中,才能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构筑价值认同 全民志愿参与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在具体实践中,基层群众的角色定位不能是简单的被教育者、被引导者,应发掘出每个人都有被集体被他人所需要的需求,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能够成为构筑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一员。

宜兴在中心建设过程中,鼓励群众以参与者的身份为实践活动奉献创造力,实践中的获得感、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其参与感,并在参与共建中形成价值认同。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宜兴的志愿者服务全面开花。宜兴全市常住人口125万,截至目前,已有注册志愿者超33万人,志愿示范团队1100多个,平均不到4人中就有一名注册志愿者。“全事业动员、全社会参与”成为宜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特征。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结合的案例中,宜兴探索出“让爱循环”的基层治理新机制,成为基层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典型。

在宜兴谈家干社区,社区居民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最小的志愿者仅10岁;社区、居民、共建单位等参与力量增多,一些商铺、摊点也挂上了文明实践点的牌子,互帮互助氛围浓厚,越来越多的个体在社区志愿服务中找到了价值感。

在群众自发组织参与志愿活动的基础上,宜兴政府成立了300多个志愿者服务站,每年组织1万多次志愿活动,举行年度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培育和扶持优秀志愿项目,为基层群众进一步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供广阔平台。

做好力量布局 国企是最可依靠力量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必须坚持多元主体共商共建,做好力量布局。既要依靠地方党委和政府组织拉动,也要动员基层群众主动参与,更要为实践活动找到强有力的支撑力和助推力。

宜兴清晰地认识到,国有企业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队伍,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是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

宜兴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程中,重点发挥国有企业资源服务优势和党建机制优势,着力打造中心建设的最强支撑力量,探索构建基层思想文化工作的“企业责任生态圈”。其中,以国家电网这一“高依赖、高渗透、高覆盖”型服务企业驻宜兴分公司为典型代表,从五大方面开拓实践,为国有企业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探路。

一是做优本职工作,树立国企形象。把国有企业看作是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间的“连心桥”,在本职工作上,提升响应速度,提升技术手段,践行“亲情服务法”,全力做好党和政府的形象工程。

二是做好延伸服务,纾解群众之困。国有企业应当勇于拓展自身业务职责的边界,凡是百姓有难处、企业有资源的事都积极作为。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国网宜兴公司累计开展现场用电“义诊”730多次,为企业、居民用户上门用电“体检”2000余户次。在宜兴创建文明城市期间,开展“点亮黑楼道”活动,为全市34个老小区,共计8141个楼道的照明设施进行集中改造维修,获得当地群众一致好评。

三是助力地方价值观培育工程。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优势和党建机制优势,为地方推进价值观培育提供成熟优质的经验储备和人才储备。在宜兴宣传部门指导下,国网宜兴公司组建了近百人的“电暖流”故事团队,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到基层故事宣讲当中,配合讲好宜兴故事、传播宜兴文明,实现价值观潜移默化式培育。

四是做好国企内部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聚力企业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在县一级设立文明实践基地,在乡镇营业处设立文明实践点,面向社会和群众免费开放,常态化开展文化服务、电力科普等线下交流互动。在队伍建设方面,充分发挥国企员工整体素质高、联系群众紧密的优势,在日常工作中践行“三员”工作法,做好“为民排忧解难的服务员”、“党的政策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

五是探索联动机制,构建国企文明实践联盟。目前,“宜兴市国企文明实践联盟”已在国网宜兴公司的倡议牵头下组建成立,由12家国有企业组成。旨在推动形成整体合力,打造兼容开放的联盟合作圈,最终带动所有国有企业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共同为基层思想文化工作增添助力。(刘杰 吴雪婷)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