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长征路:百国调研归来看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8月12日10:39分类:社会文化

新华财经北京8月12日电(王益民)8月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强国长征路:百国调研归来看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新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中国银行前副行长张燕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等二十余位领导、专家出席本次研讨会并做了重要发言。

该书由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研究专家王文历时三年精心打造,作者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他一直主张“脚底板下做学问”,曾走访调研近百国(包括南极点)。

本书系作者结合走访调研近百国的经历与体验,从全球“从未有过之大变局”讲起,分析中美博弈的长期性,阐述中国跨越诸多陷阱的艰巨性,解剖“一带一路”的细节与未来脉络,论证全球治理对中国社会的“成人礼”意义,提炼诸多强国崛起的思考,畅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作者娓娓道来,循循善诱,用了数百个亲历故事穿插讲述,警示当前中国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仍须以走长征路的劲头、坚持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戒骄戒躁、扎实前行。

全书分为“漫长的大变局”、“‘斗而不破’的中美博弈”、“国内治理:跨越发展陷阱”、“全球治理:中国在适应的‘成人礼’”、“‘一带一路’进入‘耐力跑’阶段、“诸多强国的崛起之路”与“改革开放再出发,更是持久战”七章,共35万字。

王文指出,中国在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未来我们要面临的是像长征路般的境遇,比如中美博弈、一带一路、全球治理、国内治理的诸多陷阱,以及下一轮改革开放要面临的迫切性挑战,因此中国崛起还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磨练:“诚如英国崛起花了近两个世纪,美国崛起用了100多年,中国不追求当世界老大,但崛起过程一样需要扎实的慢功夫。有了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中国仍需努力,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构建。”

与会专家认为,王文踏访百国,回溯500年,用了上百个生动有趣的亲历故事穿插讲述,总结概括若干强国的崛起之路的经验与教训,多维度透析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及其演进的整体逻辑,站在全球的高度探讨未来中国发展大计,总结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提供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这些立足于中国国情、基于“中国特色”的分析方法提出的应对之策,难能可贵,并且一定能够对高层决策发挥影响力。目前中国崛起进入了“精耕细作期”,需要跨越诸多的陷阱,须透析时势变迁,增强忧患意识,把握稳进节奏,善于与美国周旋,善于与传统强国博弈,保持长期“斗而不破”的趋势。继续保持战略自信,持续对内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对外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设想。

与会专家指出,在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节点、国际地位、未来前景的各种讨论中,王文的这本新书应该受到高度重视。王文和他的团队,在“一带一路”倡议和近年来影响中美关系的大事件中,可谓走遍天下路,与世界各国政要、学者开会讨论,将这些内容汇集成书,对于我们了解当今世界对中国的认识、理解、期待、偏见,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当“一带一路”成为一项国策,全世界对此有何反应,“一带一路”从构想到落地,与世界各国的发展愿望和政策能否衔接?乃至于在当今世界很多热点地区、热点问题,“一带一路”能否提供方案;对于中国崛起、世界秩序等重大议题,“一带一路”又会引发怎样的讨论和关注?王文这本书给出了一个全景式的呈现。

与会专家强调,这本书对于任何研究中国崛起的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读物。但最重要的是它的“中国特色”,即展示中国“挣扎的年代”和“崛起的年代”所创造的思想框架是如何准确地指导当前国际事件的。除了对中国自身的重要性之外,如果西方领导人有机会读到它,那么他们在了解中国方面所犯的错误将会少得多。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马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