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学艺”的贫困户年近古稀实现人生逆袭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7月23日16:23分类:理财故事

新华财经重庆7月23日电(记者张倵瑃、周文冲)哪里有花,哪里就有王贞六,还有他的蜜蜂。

草原上的牧民逐水草而居,会赶着牛羊转场。山里的养蜂人要想养的中蜂多采蜜、多产蜜、产好蜜,也要学会赶着蜂子去追花。

大山深处的王贞六,因为养中蜂,被人叫过“蜂子客”。又因为像蜜蜂一样辗转各处,殷勤追花,村民们更喜欢称他“赶花人”。家家户户养蜂,他养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王贞六的家坐落在重庆市黔江区黑溪镇一个高高的坝子上。武陵山腹地的七月,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头,凉风习习,四野无声。王贞六搬上来100多箱中蜂。此时,乌桕树的花已静悄悄地开了好久。

整理蜂箱时,他从不戴面罩,偶尔被蜇一下,也不怕。后来,他慢慢熟悉了中蜂的习性,也知道怎样与这些小伙伴们和平共处。他说自己这一生与蜂有缘。

离家几十里山路,赶花人经常要借住别的农户家。王贞六拖着煤气罐,夹着铺盖卷,还带着一本打印的书。

这是本介绍养蜂的书,叫《中国蜜蜂学》,王贞六走到哪,带到哪。“遇到问题时看,没遇到也看。”把饭端给他,他还要看完这一段。老伴儿跟我们唠叨,快七十岁的农村老头儿,天天捧着书,能当饭吃吗?

他还真把书看得比饭金贵,比饭香。这一看,王贞六真的就看出了门道。

王贞六半路出家,赶花赶成了气候,但他来时的路也走得磕磕碰碰。王贞六年轻时在成都当兵,退伍后回老家种地。为多挣几个钱,就去工地干爆破的活儿,把命系在裤腰带上。因年龄摆在那里,2014年,他一延再延的爆破资格证再也不能使用了,成了一张废纸。干了几十年的爆破营生说没就没了,王贞六一下子断了来钱的活路,仿佛自己也成了废人。

儿子重度残疾,干不了活。他和老伴照顾儿子,还要喂两头猪。将来有一天,种不动地了,怎么办?他甚至不敢寻思未来,一想起来脑壳儿就大。

2015年,王贞六所在的重庆市黔江区启动脱贫攻坚,他被识别为贫困户。在家门前院坝里,驻村扶贫工作队给他打包票,该有的扶贫政策肯定到位,希望他也能主动做点事增加收入,不全靠政府。

武陵山区有个传统,几乎家家户户养一两箱蜜蜂。王贞六也曾经有两个蜂箱,望天收,一年也收不了两斤蜜。他对扶贫干部说,养蜂投入少、见效快,但自己养不得法,想学。

扶贫干部一口答应。没过多久,王贞六接到电话,区扶贫办组织中蜂养殖培训班,请他来听课。不收学费和住宿费,每天发30块误工补助,来回车票也给报。

5天时间,他每天最早来,坐在前排,“怕后面听不清,老师放片子看不清。”只读了三年半小学,凭着自己在部队读报纸学的字,王贞六坚持听完了课。他把要点都记了下来,像一个“学霸”。“我前半辈子吃了读书少的亏,如果再年轻20岁,学东西就不会这么费劲了。”

培训班回来,他把自己养蜂的圆桶改成方箱。听说黎水镇黄泥村有个“养蜂大王”陈明科,他提着见面礼拜师,带回来几群蜂。借助政府2000元到户产业补助资金,他还添置了蜂箱、隔王板、取蜜机等蜂具,开始养蜂。

那一年,他65岁。

2015年秋天,王贞六养蜂第一年就尝到甜头,收入近8000元。他算了一笔账,养一头猪利润500多块,养蜂赚的钱,顶他养10多头猪。

赚的钱他一分没动,加上向亲戚邻居借的一万多块,他去外地买回来30多群蜂。可到了冬天,蜜源不足,饿死10群蜜蜂,损失近万元。

养蜂真是考技术、比耐力,不是上一次培训班就全会了,自己还得钻。他专门换了一部智能手机,养蜂碰到难题不会处理,上网搜索“中蜂养殖技术”“蜜蜂幼虫病防治”,他发现不少网上的知识也来自书本。

培训班发的书快翻烂了,他还想多看几本。王贞六坐车进城,找遍区里两家书店,没找到养蜂的书。到畜牧局问,养猪、养羊、养鸡、养兔的书都有,却没有养蜜蜂的。畜牧局说,养蜂技术是养殖业里最难学的。

他请扶贫干部帮忙找,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传给他一个电子书。去街上复印社问,印下来要500块钱,王贞六没舍得。一个开培训学校的老乡免费帮他印了书,1100多页。

王贞六每天晚上看完新闻,就捧着这复印的宝贝,读一两个小时。遇到雨天,不出去摆弄蜂,看书的时间更多。他几乎可以背下每一章节的题目,找什么内容,一翻就是那一页。从蜂王产卵到出幼蜂多少天,幼蜂多少天可以采蜜,他都烂熟于心。

他渐渐有了心得。为了采到更多更好的蜜,王贞六开始追花。五倍子花在高山,就上山追;乌桕树开花,就转过去。从3月油菜花开,到11月最后的花瓣落下,王贞六一年转四五次场,在山上住大半年。村民看到他就说,追花客又来耍了哦,花开得好哦。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他的养蜂水平突飞猛进。2016年,王贞六的养蜂规模扩大到50多群,一下子收入8万元,是前一年收入的10倍。这个每天看书的老头儿,成了脱贫致富带头人。村民赞叹他真有两下子。连当初教他的师傅都到他家参观,夸他能干。

2017年,王贞六的蜂群扩大到200多群,当年收入20多万元。

从2015年的8000元,到2016年的8万元,再到2017年实现收入20万元,王贞六三年三级跳,一年比一年跳的步子大,他感觉自己像做梦似的。武陵山区的王老汉,六十五,始发愤,读书籍,四年来与蜂共舞,终于在古稀之年到来前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镇里的帮扶干部到他家,问他还有什么困难。王贞六提了一个请求,想把技术传给更多人,带动村里人养蜂。“我在苦瓜水里泡了40年,现在落到了蜂蜜罐里,应该知恩图报。”

王贞六对着村里的贫困户名单,挨个打电话。想尝试养蜂的30多户贫困户,他每户免费送了一到两群蜜蜂,还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有问题随时联系。送给贫困户的都是好蜂,他再三叮嘱,一定要爱惜。

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王贞六成立了担子坪中蜂养殖合作社,带动25户贫困户养蜂,山里又出现了一批新的赶花人。贫困户帮贫困户,帮出了真情,也帮出了效果。2018年,他们的合作社蜂群发展到300多群,收入近30万元。

镇农业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说,培训班年年办,像王贞六这样没啥基础,靠自学干成产业的,还真少见。

以前在台下听课的王贞六,现在有时也被当地扶贫办请上台讲养蜂技术。几年前和他一起上培训班的同学,有几个也来听课了,“你都上来讲课了,我们怎么就没养好,还在听课呢。”

看书啊!他说,吃得读书苦,才有蜂蜜甜。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