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企业家屡受谣言中伤 保护企业家精神应尽快落地

中国网财经2017年12月13日09:58分类:社会文化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一直以来,知名企业家在享有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媒体的目光。不过,在社会和企业活动高频曝光之余,企业家也成了谣言中伤的标的。

虽然今年9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保护企业家、鼓励企业家的相关指导意见,但舆论上对企业家的攻击并未降温。近期,马云、刘强东、王健林等知名企业家先后受到“被破产”、“被跑路”等舆论的中伤。

因此,应该加大对国家相关指导意见的执行力度,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知名企业家屡陷谣言怪圈

最早关于企业家跑路的传言,应该非李嘉诚莫属。

2013年,李嘉诚开始出售国内资产。有消息称,李嘉诚此举在为跑路做准备。此后,伴随着李嘉诚每一次出售资产,“跑路”的谣言都会尘嚣其上,不绝于耳。

长和方面公开回应称,有买有卖才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去年11月初,李嘉诚也亲口表示,“我是一个商人,希望大家不要给我戴上什么帽子,无论高的,还是矮的,我都不想有。因为我不是道德家、教育家、更不是什么阴谋家、政治家,我仅仅就是一个商人而已。”

2016年底,福耀玻璃在美国建厂,年逾七旬的曹德旺接受采访时的一番言论也差点引火烧身。曹德旺说,“对比了中美两国的情况,提示中国投资环境正在丧失比较优势,企业承担的资源要素成本都较美国高。”

经过发酵,福耀玻璃在美国投资变成了转移资产,曹德旺讲真话被演绎成“要跑路”。后来,“曹德旺跑了”的谣言又衍生出“别让曹德旺跑了”的话题。

曹德旺在回应中坦言,“我没跑,只是讲了真话。”就“曹德旺跑路”一事,去年12月,《人民日报》还专门刊发了名为《中国经济容得下企业家讲问题》的时评文章,为企业家曹德旺点赞。评论还指出,“务实推进改革,解决深层问题,无数企业家还将与中国一起成长。”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文件支持优秀企业家

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文件《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地位,并肯定了企业家对改革开放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出的贡献。

《意见》直接指出,鼓励企业家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交流,通过正常渠道反映情况、解决问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讲真话、谈实情、建诤言。

《意见》还强调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对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的宣传报道,展示优秀企业家精神,凝聚崇尚创新创业正能量,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舆论氛围。

12月9日,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乐江再次公开表示,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是对企业家精神的最大激发和最好保护。

企业家受谣言困扰并未降温

虽然,《意见》对保护企业家、鼓励企业家等相关方面做了明确指示,但从近期实际情况看,企业家并未真正的走出被舆论笼罩的阴影。

首当其冲的是马云。受困于赵薇、黄有龙事件,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马云表示,“我跟赵薇加起来见面也没超过10次,其中大概至少5次还是因为公益活动在一起。后来看了新闻才知道,有人明确要求必须出现赵薇和马云在一起的照片。”

另一位企业家刘强东也未能逃过一劫。

同样是源于世界互联网大会。在网络传播中,有操盘者不顾时间顺序和事发原因,把刘强东的和马云的言语放在一起,呈现出水火不相容的势头。致使刘强东爆粗口,“哪个小编搞的?我要请你喝茶聊天。”

而深陷舆论漩涡中心的企业家,非王健林莫属。

近日,有自媒体文章指出,在出售一系列资产后,王健林或将失去整个万达;此外,文章还透露大量相对私密的信息,并在猜测的基础上得出一系列结论。发布后,文章引起大量转发。

截至目前,万达和王健林方面均未置评。万达集团官网则显示,已开业228座万达广场。此外,万达官网近期更新的内容多和精准扶贫项目丹寨万达小镇项目有关。

落实《意见》精神 已刻不容缓

《意见》出台之初,国内多位知名企业家都表示,《意见》给中国的企业家指明了新的道路,解决了企业家投身社会建设的后顾之忧,也极大的鼓舞了企业家在社会变革中发挥更为积极主动作用的热情。

结合近日来企业家连受舆论中伤一事,不难看出,为企业家营造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已是刻不容缓。

根据目前态势,企业家在面临谣言等舆论中伤时,除了澄清、回应外,尚未形成有效的应对方案;而谣言对企业和企业家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得不到及时的消除。

在此过程中,部分企业拿起了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王石夫人田朴珺曾起诉某公众号恶意中伤、万达也曾起诉一系列公众号造谣生事。但从执行效果来看,均不甚理想。前者虽然胜诉,仅获得了6万元的赔偿;而后者,依然在走司法程序之中,尚未开庭。

北京一位律所创始人也表示,“谣言的伤害程度和时间效率,让诸多的信息源在面对旷日持久的司法程序时,有恃无恐。因此,《意见》之外,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已是刻不容缓。”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