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理财故事 > 李荣光:立下“愚公”志 “石旮旯”变“金窝窝”

李荣光:立下“愚公”志 “石旮旯”变“金窝窝”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5月03日08:48分类:理财故事

核心提示:弄拉是一个位于石山喀斯特地区的村屯。多年来,在致富带头人李荣光的带领下,弄拉这个曾经的不毛之地正逐渐走出一条生态发展的新路。

新华社记者向志强、曹祎铭

南宁(CNFIN.COM / XINHUA08.COM)--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广西马山县古零镇弄拉屯游人如织,村民们从收停车费、卖土特产、餐饮等渠道收入约100万元。

“只要我们保护好生态,找到好的发展路子,不仅能靠山吃山,也一定能靠山致富。”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荣光说。

弄拉是一个位于石山喀斯特地区的村屯。多年来,在致富带头人李荣光的带领下,弄拉这个曾经的不毛之地正逐渐走出一条生态发展的新路。

上世纪六七十时代,弄拉的山林几乎被砍伐殆尽。山石裸露、水荒粮缺、山洪暴发,弄拉人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随后,村民们自发成立了护林队,并制定村规民约只能种不能砍,护林队员天天在山林里巡逻。

作为当时全屯仅有的两名高中生之一,李荣光一毕业就被选为队长,也接下了保护山林的重任。李荣光在护林队的基础上成立了林业队,带领群众开荒,大面积种植桃树、枇杷树、李树、苦丁茶等经济作物,山上的植物进一步得到丰富,逐步形成了“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的立体生态模式。

不久之后,李荣光下海经商。从收废旧、跑运输做起,抓住当地大力推广水果种植和城市建设的机遇培育龙眼、扁桃树苗,赚得了“第一桶金”。此后又开始承包矿山、搞工程建设,事业逐步做大。

“父亲从小教育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一个帮一个,这样才能做得大。”先富起来的李荣光一直没有忘记还住在山旮旯里的贫穷乡亲们:带着十多位村民在外开果场、搞工程;村民潘旭义落入水洞中救援困难,非亲非故的李荣光重金请来专业打捞人员施救;出资100多万元硬化孩子们的上学路,帮助建设古零镇文化活动中心……除此之外,李荣光一直在思索一个更大的问题:怎么才能给老百姓找出一条长久的致富路来?

最终李荣光又把着眼点放到了弄拉的独特优势上——良好的生态环境。2008年底,在李荣光的带领下,弄拉屯的村民们成立了广西第一个旅游专业合作社,所有社员全部搬迁,统一建房居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量化入股合作社,李荣光负责资金筹集、景区建设任务,项目建成之后村民“拿大头”。

项目建成之前,每年付给村民10万元的封山补偿费;无偿为60岁以上老人购买人寿险;每户出资4万元,就可以在镇上得到一栋四层半的装修好的房屋;村民们就地打工,每个月可以得到两三千元的收入……弄拉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距离弄拉屯只有几分钟车程的古零镇的弄拉新村,连排的楼房格外显眼。“每户都是四层半都装修好,几乎是拎包入住”,村民蓝琴说,每户只用交4万多元,买地皮、房屋建设、装修都不用自己操心。

虽然也曾因资金等压力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家人也一度不理解,但李荣光始终觉得这条路子是对的。他说,特别是十八大之后,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让他吃了“定心丸”。

“这种不知名植物的藤叶能把石头包裹起来,特别适合石漠化地区种植……”行走在弄拉山间,李荣光自豪地向记者展示着山里的各种“瑰宝”,“药用植物园的专家来考察后说弄拉有上千种植物,甚至可以打造成一个植物科普、科研基地。”

“现在我们开了3处水源,山里水源不断,可以有充足的供水”,他指着源源不断流入水箱的山泉水说,人们对健康养生越来越重视,弄拉不仅生态环境好、自然风光好,距离南宁也只有2个多小时的车程,非常适合休闲度假。

现在,在弄拉屯村民聚居地原址修建的宾馆已开始营业,每逢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多的时候1000多个车位全部停满。李荣光说,最近正和村民们商议下一步景区建设计划,争取让弄拉成为休闲度假养生的大公园。

“我就想把这个事儿干成。”李荣光说,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把旅游设施建设好,至少给大家留下了一个更好的环境,这谁也拿不走。(完)

[责任编辑: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