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理财故事 > 贵州惠水:文化精准扶贫成为奔小康的“金钥匙”

贵州惠水:文化精准扶贫成为奔小康的“金钥匙”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3月01日09:33分类:理财故事

核心提示:这首优美动听的布依族民歌早已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而在这首歌的发源地贵州惠水县好花红村,“好花红”也日渐成为当地一张文化名片,成为群众脱贫奔小康的“金钥匙”。

新华社记者杨洪涛

贵阳(CNFIN.COM/XINHUA08.COM)--“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茨梨蓬,好花生在茨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这首优美动听的布依族民歌早已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而在这首歌的发源地贵州惠水县好花红村,“好花红”也日渐成为当地一张文化名片,成为群众脱贫奔小康的“金钥匙”。

“过去村民收入主要靠传统种植养殖,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现在我们靠'文化名片’,村里有一半的人返乡发展了。”好花红村村支书王恩达说,好花红村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村寨,也是“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所在地,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长期以来村民一直较为贫困。

近年来,在上级政府部门支持下,惠水县加大对“好花红”文化的挖掘、开发和推广,一批文旅一体的农家乐、特色农产品、布依族手工艺品等迅速发展,拓宽了群众致富门路。据初步统计,2016年好花红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1万元。

好花红村的变化,是贵州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将围绕“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贫,着眼文化育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实施十大文化工程,打造十大文化品牌”的思路。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贵州稳步推进的文化扶贫行动,提升了贫困地区群众自主脱贫能力,增强了贫困群众奋力奔小康的自信,取得初步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由贵州省文化厅牵头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培训计划,被纳入2016年贵州省民生实事,共培训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1万人。

贵州省文化厅还把文化扶贫与极贫乡定点包干脱贫、同步小康驻村、党建扶贫等行动结合起来,强化贫困地区群众持续奔小康的文化产业基础。

正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在外从事吉他生产制造及相关产业的有三四万人。当地政府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先后引进20多家吉他生产制造和配套企业,解决当地就业90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1100余人。

贵州还大力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2016年评选公布示范项目20个,推出了一批文化产业示范村、优秀演出团、特色文化产品。

此外,贵州通过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保障了贫困地区群众共享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据统计,2016年,贵州省文化厅继续完善基层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专项资金9864万元,补助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1779个;投入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资金7553万元,补助1.68万个行政村的村级文化服务点建设;投入2672万元为1336个贫困村配置了公共文化设备。

贵州省文化厅厅长徐静表示:“我们要有大文化的视野,从更高更广层面让文化发挥应有的担当,积极助推大扶贫战略行动。”(完)

[责任编辑: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