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社会文化 > “大圣”真难“归来”?——六小龄童“难”上春晚引关注

“大圣”真难“归来”?——六小龄童“难”上春晚引关注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01月28日16:34分类:社会文化

核心提示:“齐天大圣”真难“归来”?还是哪里出了问题?不管六小龄童上不上得了猴年央视春晚,都已经成了今年春节前网友迫不及待“吐槽”的事。

新华社记者许晓青

上海(CNFIN.COM / XINHUA08.COM)--“齐天大圣”真难“归来”?还是哪里出了问题?不管六小龄童上不上得了猴年央视春晚,都已经成了今年春节前网友迫不及待“吐槽”的事。

“只要春晚需要,我随叫随到。”六小龄童本人在网上的这句表态,让数百万网友揪心。毕竟被称为“六小龄童”的演员章金莱已经57岁了,等待下一个猴年,需要再12年,“大圣”那时要将近70岁高龄了。

其实,六小龄童主演的电视剧《西游记》和央视春晚有一个共同点。两者都是在改革开放后电视机普及大潮中火起来的,即使时隔30多年,也完全可以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央视春晚诞生于1983年,比1986年春节首播的电视剧《西游记》还年长3岁。值得玩味的是,正是“央视春晚”和“西游记”这两大概念,几乎占据了中国电视播出排行榜的最前列,一种综艺形式、一部电视剧,两者一直就是播出最多、收视最有保障、海外影响最大的中国电视文化品牌。

来自网络的一项测评显示,有97%的网友投票说,“童年是看电视剧《西游记》长大的”,同时有89%的网友“强烈期盼,主演电视剧《西游记》的六小龄童上央视春晚”。

“集体记忆”“怀旧”“想看到儿时偶像”“图个喜庆、看个热闹”等各种理由集齐了观众呼唤六小龄童登上猴年春晚的心声。

但问题来了,面对“时刻准备着”的“中生代”艺术家,地方春晚、戏曲春晚,甚至各大“自媒体”都按捺不住了,六小龄童也公布了录制其他一些春晚的现场照片,但最具节庆“仪式感”的央视春晚,截至目前尚未在700多万网友关注的官方微博上回应。

也有人猜想这或许是“摆谱”和“饥饿营销”,但问题是近似于六小龄童“难”上春晚这类事,文艺界也不少见,它折射出文化领域的“供给侧”面临另类尴尬。

单论电视屏幕上脱胎于中国京剧舞台的经典“猴戏”,六小龄童之后确实几乎无人能及。这让出生于2000年以后的不少小网友都“捏把汗”,“难道真的只能让我们看'小鲜肉’版的美猴王?”

现实中,往往一边是“枕戈待旦”的艺术家、文艺工作者,另一边是“嗷嗷待哺”的观众,而中间隔的是号称对观众需求和收视走向“了如指掌”的影视节目制播机构。

年过九旬的电影艺术家秦怡曾说,“有时候,就是等啊等,等着主办方来邀请,结果也不一定,但如果来邀请,我总是克服困难,尽量去;要知道,你确实需要出现一下,就算是数九寒天给观众鼓鼓劲,他们看见你来了,就高兴了”。

业内人士坦言,电视联欢晚会这种综艺形式,起初国内数十家电视台各办一套,铺张浪费了,但如今又“矫枉过正”了。一批有经验的晚会策划人,都忙着“转行”拍“真人秀”、赚快钱去了,真正叫得响的晚会、叫得响的六小龄童节目,也就难“归来”了!

时下在影视界几乎是“言必称IP(版权)”,但有人提醒,其实《西游记》和“齐天大圣”才是中国最强大的IP。六小龄童如此受网友喜爱,也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一个好现象。无论影视播出的载体是什么,高品质的文艺内容、样式,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供给侧“必需有”。

毕竟,倘若中国人自己都不把自己的文化优势用在刀刃上,观众“转频道”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完)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