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尚品 > 不拿薪水的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人工

不拿薪水的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人工

新华网思客2015年09月25日10:29分类:尚品

核心提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迅速,对整个人类的科技进步,生产方式的转变都有非常好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给社会带来隐忧。部分人会面临短暂性失业。  

谷来丰

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

图为谷歌在2015年初研制出的机器狗Spot,受到脚踹也不会摔倒(视频截图)

最近几年,随着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对机器人产业的大量投入,机器人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行动上,机器人从过去的笨拙缓慢变得灵巧迅捷;在智力上,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深度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方面有很大突破;在使用场景上,机器人不但可以承担工厂生产线上的工作,还可以走进家庭,扫地、浇水、做饭;从功能上,机器人不但可以替代手工操作,现在还在逐步替代脑力劳动。

机器人长得不像人?那很正常

我们抱怨很多现代机器人长得不像人,是有道理的,比如在现代化车间里看到的机械手臂、会自动包装的机器人、厨房里炒菜的机器人、安装在汽车里的自动驾驶设备,还有客厅里的扫地机器人。但是如果说机器人的智商不如人,则不完全正确。因为机器人在某些方面的才能已经远超过普通人,比如智力抢答、下象棋等。如果说到综合智力,机器人的能力正在接近人类。测量机器人的“智商”有一个方法,叫做“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的先驱阿兰图灵在1950年设计出的,其内容是,如果电脑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其超过30%的裁判相信是人类所答,则电脑通过测试。2014年,英国雷丁大学有一个机器成功地骗过裁判,让裁判误认为他是一个13岁的男孩。其实,家里的扫地机器人也可以做到智商很高,之所以只是目前的样子,不是技术不行,而是如果那样做价格会非常昂贵。

曾在谷歌搜索部门工作的吴军博士说:“机器拥有智能如今成为可能”。曾经缺失的一环今天已经接上了,这一环就是大数据。大数据让机器具备了深度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判断的能力。现在的智能设备已经具备柔性,机器替代人正在全世界发生。

比如在工厂搬运的工位上,工业视觉公司的机器人已经可以对付大小不同、高低错落的箱子,把他们搬运到相应的货架,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

在服务行业,美国旧金山的动力机械公司曾生产出一款自动制作美味汉堡的机器人,它知道如何烤肉饼,如何把面包切成片,如何加番茄、生菜和奶酪,做好以后还可以通过传送带把美味的汉堡送给顾客。英国MOLEY公司制作的机器人厨师,可以做出美味的饭菜,其售价大约10万元人民币。还有大量的机器人被做成玩具和表演道具。如今,孩子们已经不再喜欢不能动的毛绒狗,而是能做很多事的机器狗。

机器人厨师Moley,能够模仿人类双手的动作,抓住各类瓶子、罐子、餐具、锅和盘子,还能使用搅拌机、搅拌器、餐刀、菜刀和灶台等

在农业领域,机器人也开始尝试替代人的复杂工作。如采摘工作,采摘时要很清楚地定位要摘水果的具体位置,还要根据水果颜色判断是否成熟。视觉机器人公司生产了一种像八爪章鱼一样的机器人,用3D视觉形成整棵树的模型,确定每个果子的定位,这些信息被传送到机器人的8只手臂上,使其迅速采摘果子。

除了对简单手工操作的替代,机器人还能替代复杂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如判断医学X光片的机器人,准确率达到98%以上,这已经超过了人的准确率。另外,网上广泛传播的硅谷视频机械狗、无人飞机,这些机器连遥控器都不需要,它们自行判断运动路线,躲避障碍物等。它们无需人类操作,灵活得几乎和生命体一样。早已不同以前的工厂机器人,现在硅谷的智能机器人灵活度、准确率和自主判断能力几乎与人类相似。

[责任编辑:李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