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社会文化 > 春天“心病”高发 “双面人”时而抑郁时而躁狂

春天“心病”高发 “双面人”时而抑郁时而躁狂

现代快报2015年04月07日19:45分类:社会文化

核心提示:春季日照和气温变化大,容易影响人的情绪,加上天气的逐渐转暖,人体代谢进入旺盛期,使人体的一些内环境和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情绪上的波动,一些精神疾病在冬季潜伏的症状会在春季较为明显地显露出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现代快报昨天从南京脑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获悉,包括精神疾病在内的各种“心病”,已经进入一个全年的高发期。“一些病区,比如抑郁病,有十几名患者排队等住院。”专家告诉记者,脑科医院新大楼预计今年6月启用后,届时能极大缓解精神疾病患者住院难的局面。

特殊的“抑郁”多了 16岁抑郁?

上周,家长带着小雨(化名)来到南京脑科医院。小雨16岁,在这个病区里,年龄最小。小雨割腕自杀的伤疤清晰可见,妈妈心力交瘁。住在病房里,小雨的妈妈才能放心。病区有着完备的防自杀措施,马桶水箱盖上锁了,花洒也看不到管子。所有的窗户也都上了锁,防止病人跳窗跑了。病房插座,上了锁,看不到电线,不让患者触电自杀。如果病房内的患者出入厕所,病房外天花板上的这盏灯就会亮起,提醒医护人员注意。

“学不进去,也不和同学家长交流,在家也不怎么说话。”小雨的妈妈最初怀疑孩子有抑郁症。不过,孩子有时又有点“奇怪”。晚上,小雨精力充沛,有时不睡觉通宵看书。虽然多数时候很不爱说话,有时却情绪焦躁无法控制。

“一焦躁,就喜欢大声快速说话,最明显的就是吃东西,有时吃得停不下来,我们看着都害怕。”小雨妈妈说,发现过一两次割腕,感觉已经控制不住孩子了。

 病区多了“双面人”

南京脑科医院抑郁症病区主任姚志剑说,虽然病区是抑郁症病区,但是小雨的病其实是双相障碍,也就是说,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

“这种病最初可能会表现为抑郁状态,但是和抑郁不是一个病。”姚志剑说,这样的病人这两天,突然多了起来,该病15岁至19岁最为高发。目前全球双相障碍的发病率约为1%至2%,最高可达5%。

双相障碍首发会以抑郁为主,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思维奔放、活动增多等症状。而抑郁发作时,会表现出持续的焦虑悲伤、思维缓慢、精力下降、活动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

 更有自杀风险

春季是各类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双相障碍的病人,在春季,也就是3-5月份,该病高发。病情易波动、易复发。据统计,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为3%左右,科学家认为发病根源是本身大脑的遗传缺陷。其有季节性特征:冬季多有抑郁表现,春季易有躁狂表现。“春季气温变化,引起人体体温调解和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据统计,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尤其容易发生自杀。

精神疾病高发,病人住院需排队等候

春季“心病”高发 一天4人自杀

目前,南京脑科医院已经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所有23张病床满负荷运转,门诊病人需要排队住院,至于等多长时间,不太好说,要看已经住院的病人情况恢复如何。”姚志剑说,精神疾病,与其他疾病不同,为了患者的安全考虑,医院没有办法加床。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不仅南京脑科医院,省人民医院接诊自杀的人也多了起来。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重症抢救室曾在1天内,接连接到了4名自杀患者,皆因抢救无效死亡。

急诊中心主任医师魏桃英表示,每年入春后,医院接收的抑郁自杀、突发焦虑、烦躁失眠患者都会增加。在这一天4起自杀事件里,有选择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有服用过量抗抑郁药物和剧毒农药百草枯而死亡的,其中年龄最大为82岁的精神病患,最小的为一名13岁的自闭症患者,涵盖了各个年龄阶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高发与天气有关

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的王昊飞医师告诉记者,俗话说:“菜花黄,痴子忙”,春季日照和气温变化大,容易影响人的情绪,加上天气的逐渐转暖,人体代谢进入旺盛期,使人体的一些内环境和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情绪上的波动,一些精神疾病在冬季潜伏的症状会在春季较为明显地显露出来。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因素容易扰乱人们的生理功能,特别是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绪较为敏感,容易导致机体平衡失调,加剧心理机能紊乱,诱发精神疾病。

[责任编辑:李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