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社会文化 > 保持痛感——南京,南京

保持痛感——南京,南京

新华网思客2014年12月16日09:21分类:社会文化

核心提示:弱国无强军,懦军难壮国,军队是第一道和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在77年前的南京,军人过早地失去了保护他的人民的勇气。

白瑞雪 新华社军事记者

1、

此刻,凄厉的警报声作为整个国家的背景骤然长鸣,77年前的大悲大恸填满将雪未雪的冰冷空气。

屠城,不分军民,不论老幼,不留俘虏。6个星期,30多万中国人遇难,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逝去。

它为何是屠杀,而不是另一场轰轰烈烈的莫斯科保卫战和旷日持久的斯大林格勒巷战?十余万守军为何没能像喜峰口29军大刀队那样,像滕县王铭章部那样,像关家垴八路军129师那样,像男人一样,去战斗,去厮杀,去用自己的最后一滴血擦亮刺向敌人的匕首?

国耻,不仅在于侵略者作恶之殇。我们今天更敢于直面怒其不争的悲,这同样是国家公祭日的重要意义。

2、

弱国无强军,懦军难壮国,军队是第一道和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在77年前的南京,军人过早地失去了保护他的人民的勇气。

“守南京的十多万大军,就这样像尘土一般被一阵风吹散了。”几日战斗,当最勇敢的那一批人倒在了日军占据绝对优势的重炮与机动火力下,当多处外围阵地全军覆没,也曾破釜沉舟誓与南京共存亡的大军一夜之间溃散。

那是77年前的12月12日夜。南京守军数量不可谓不众,武器也尚能坚持,但他们最终选择放下武器、放弃抵抗,把自己和老百姓的生命生生留给了日本人的屠刀。

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战争双方的意志同样是体系的对垒,其形成与瓦解皆漫长而难以察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来割让求和的惯性之下,作为集体意识的战斗精神和战斗信心一度消逝不复。

中国需要胜利,胜利是胜利者的通行证,失败是失败者的墓志铭。抗日战争的胜利开启民族复兴,抗美援朝的胜利彻底终结中华民族一百多年任人宰割的历史,两弹一星则以另一种形式的胜利为国家赢得了安全与尊重——它们之所以成为里程碑式的伟大胜利,很大程度在于从心理、精神上重塑了中国人一次次被颠覆、撕裂、践踏的敢于胜利之心。

对胜利的渴望从来不需要掩饰。今日中国军队直言“能打仗、打胜仗”,同此理。

然而,积弱之害甚于积贫。强大心灵的重塑,或许到今天仍未完成,它远比GDP的增长更为艰难,也并不与“单兵装备值多少部iPhone”成正比。

3、

10年前,我和同事们完成了一部抗战幸存者口述史。其中相当比例为伤痛史,关于大屠杀、细菌战、慰安妇和被掳至日本的劳工。

读者来电,电话一接通即失声大哭。我们往往得用上好几分钟劝慰,甚至会陪着对方再哭一场。

那样的痛感,不是语言能够描述。

近些年的手撕鬼子神剧,危害绝不止于“瞎编”。历史的断裂更是痛感的断裂,神剧们轻浮地打扮民族的苦难、钝化我们的痛感,其实是另一种历史虚无主义。

保持痛感,哪怕一次次揭开伤疤任其血流不止。只有痛感能够制衡我们内心的飘忽、张狂与麻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责任编辑: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