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社会文化 > 每一滴水都是冲垮堤坝的凶手

每一滴水都是冲垮堤坝的凶手

新华网思客2014年12月10日08:26分类:社会文化

核心提示:每一个个体的言论都看似绵弱无力,但当它们汇聚成海,便能产生积毁销骨、众口铄金的效应。群体的情绪犹如洪水般摧枯拉朽,每一滴水都是暴力的合谋,每一滴水却又都看似无辜。

吴迪

新华网思客专栏作者

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微博上曾经热传一句金光闪闪的话,叫“围观改变中国”。一时间,整个微博充斥了“正义感”的气场。但凡碰到什么不平之事,“转起来”便仿佛成了一种见义勇为的手段,点一次转发也因此显得大义凛然,无数只鼠标像蝗虫群一样寻找着舆情热点,成为让热点更加火爆的柴薪。

群体是一种很奇妙的集合。由无数性情各异的个体组成的群体,有时却能体现出极强的一致性,表现出群体性的情绪与人格,而个体原有的思维、理智则沦为了群体人格的奴仆,成为群体人格的影子。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中认为,个人在群体的影响下,道德与文明的约束力下降,暴力、冷漠的因子因此容易复活。但他们在群体情绪的激荡下并不自知,也不认为自己应当对造成的后果负有责任。人人躲在屏幕背后自由表达的网络社区,责任也因为“不在场”而变成了镜花水月。

在日本推理电影《白雪公主杀人事件》中,网络民意扮演了片中最大的反派。一起美女被杀的案件发生后,网络舆论便开始攻击被曝光的嫌疑人,逼得嫌疑人离家出走,甚至要用自杀以证清白;而当警方调查取得进展,证明真凶另有其人后,网络舆论又一窝蜂地攻击首先错误曝光嫌疑人的那名记者。自始至终,自诩“正义代言人”的网络舆论都显得侵略性十足,站在了道德制高点,因此便拥有了攻击一切的“合法性”,成为最具破坏力的一股势力。

在流行刷微博的今天,网络舆论也成为了社会民意的重要体现方式。通过微博关注社会热点、参与问政、反映问题,成为中国公民社会的新生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民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然而,作为一种群体现象,网络舆论情绪化、易偏激、不负责任的“基因”仍然存在,时而发作,便会使围观成为一种不自知的恶。

与人类学家汉娜阿伦特所谴责的纳粹官员、士兵机械执行命令的“平庸的恶”不同,“围观之恶”并不是具体的绑架、举枪,每一个个体的围观与言论看似也不会产生危害,就像一滴水那样绵弱无力。但当这些个体汇聚成海,便能产生积毁销骨、众口铄金的效应,被围观的对象处于绝对劣势,难于招架四面八方的眼神和口水。此时,逻辑、公理、事实已然不能成为御敌的铠甲,群体的情绪犹如洪水般摧枯拉朽,每一滴水都是暴力的合谋,每一滴水却又都看似无辜。  

当泸州少年在微博上直播自杀时,那些点赞的、留言“你必须死”的,便构成了冲毁那位少年心灵堤坝的无数水滴。当他决意放弃这个世界之时,仍然没有体会到告别的温暖和善意。一个人是否有权放弃自己的生命是一个难解的哲学命题,就算他自杀的原因不被理解,整个过程也绝不是一场值得点赞与叫好的人间喜剧。网络在网民与当事人之间筑起了一道隔膜,似乎也将自杀的沉重消解成无数轻巧的碎片,一个生命的存亡,竟被异化成一场以娱乐为本质的表演。

隔着网络这层膜点击键盘与鼠标无疑是轻松的,毕竟,你不需要真正在火炭的气味中目睹一个生命的消亡、感知他停止的脉搏和渐渐冰冷的身体。在电光火石的热点切换之间,虚拟的围观也就散场,紧接着围向下一个热点,而前一个热点则会陷入被抛弃的寂寞,仿佛从未存在过。对无可挽回的结局,围观者或许会感到些许唏嘘,但他们无法体会到网络另一端的人们所承受的重压,他们也并不明白,自己的围观和言语透过网络所形成的合力多么强大。如果多一些温暖关怀的话语,或许最终,少年的命运会被改写。

网络社区产生了两个极端:事事与己有关,却又于己无关。当“键盘侠”们在网络上纵横捭阖的时候,还有一群看客在“一切都是炒作”的大旗下怀疑一切、戏说一切,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都沦为他们调侃与消遣的谈资。前者过剩的荷尔蒙,后者过剩的恶趣味,都是欠缺思考的肆意表达所产生的碎片,深度的反思和讨论在网络社区中成为奢侈——在快节奏的信息迭代与注意力的切换下,专注是一种珍贵的品质,而多听、多看、多想、慎言,在鼓励表达自我的网络社区则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围观对世界的改变,有时并非那么美好。网络社区承载的民意、舆论也并非天然正义,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无论面对个体的悲剧还是群体的悲剧,总是要留有一份对于同类理性的悲悯,不要随意扔出手里那块怀疑一切、戏说一切的石头,做一颗有温度、有立场、有思想的水滴。只有思考、责任闪耀出的人性光辉,才能让网络社区不再带有机器般的暴戾和冷酷。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责任编辑:刘少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