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社会文化 > 偶尔也要“不插电”

偶尔也要“不插电”

新华网思客2014年12月02日08:41分类:社会文化

核心提示:孤独是最深层次的恐惧,正是源于这层恐惧,我们不断地刷新着微博和朋友圈,处处点赞——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赞时代”。

吴迪

新华网思客专栏作者

手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三体》中构思了一种宇宙战争的方式:降维攻击。简言之,就是将本来是三维、立体的物质、空间“按扁”成一个二维平面,物质与空间原有的结构、属性便被彻底解体。在小说中,整个太阳系就被一个薄片变成了一幅画儿。

某种程度上,我们正在遭受“降维攻击”。人的生活已经被二维的屏幕侵略到无以复加。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拿起手机;到了办公室,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电脑;下班回到家,打开电视;睡前,在床上玩玩平板电脑;在通勤途中则能看到满车厢的低头族,去某地旅游、品尝美食,不拍下来发发朋友圈简直是莫大的遗憾。屏幕统治了现代都市人除了睡眠以外的多数时间,这不啻于一场机器对人的革命。

我们越来越“二维化”,活跃在各种屏幕之上,那些社交网站的账号比自己的生活更加现实,各种分享、自拍、吐槽赋予了账号独特的人格。屏幕塑造了“超真实”的你,它们是由你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不同碎片拼凑而成,因此更加漂亮多彩,是你想要呈现的那个自己。这个将自身“二维化”的塑造过程如此令人着魔,以至于每个人的手机都有不同的几款社交软件,女生的手机里修图软件更是必不可少的标配。

各种屏幕的发明无疑延伸了人类的感官世界。传播学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的本质就是人体的延伸。电视屏幕可以让你轻松置身于万里之外巴西世界杯的球场,每天刷刷朋友圈、给朋友点个赞、语音聊天则是和远方朋友保持联络的惯常手段。人类的信息触角被屏幕拓展到了世界各个角落,超越了时空。正如《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认为,新媒体让“当下”无限延长,历史与未来都被“当下”的延长线覆盖,在新媒体构建的“当下”中被阐释、被解构,一切东西都变成了没有重量、光速移动的“比特”,在指尖之上漂移。屏幕已经是人身体的一部分,堪称人最为倚重的感官——这从丢了手机的人焦急仓惶的脸色上就能看出来。丢失手机,经济上的损失多数人都能承受,他们所不能忍受的是失去手机后的信息真空期,那是一种被蒙住双眼、堵住双耳的焦虑与恐慌。失去了这支二维的触角,所有的社交ID都由聒噪变成缄默,失去手机多久,就相当于在二维空间死亡了多久。“我会不会错过什么”的饥渴,让人像是漂流在海洋上的少年派,那是一种被世界抛弃的孤独——尽管你身边依旧行人如织,车水马龙。

人类所能接受到的信息有多丰富,对于“会不会错过什么”就有多焦虑。社会运转的节奏令人眼花缭乱,新鲜的信息如万花筒一般翻涌着,错过了一个流行词可能就游离在了朋友们的话语体系之外,看不懂他们发的状态,就可能面临被圈子乃至被社会遗忘的危险。孤独是我们最深层次的恐惧,正是源于这层恐惧,让人不断地刷新着微博和朋友圈,处处点赞,也会不时看看被别人点了多少赞——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赞时代”。来自他人的信息流印证着自身的存在,人们在屏幕之上寻找群体的认同,寻找着与世界的联系。是的,当所有人都浸泡在同一个“当下”当中,世界就是平的。

受到“降维攻击”的,是人最引以为傲的感知与思考。每一块屏幕都瓜分了人的心智,人本身的感官被“延伸感官”带来的洪水一般的信息冲淡,无暇顾及身边的人和事。正如重口味会让味蕾感知能力下降一样,海量的信息让人无法保持专注,真正的需求被稀释、扭曲,思维变得轻浮而扁平。被屏幕簇拥的人们油然而生一种安全感,时刻沉浸于碎片化的信息海洋中,并与小伙伴保持着“点赞之交”。虚拟表情代替了真实表情,或许这是一种无力挽回的遗憾,或许这也是数字化生存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屏幕让我们不再孤独,屏幕让我们分外孤独;屏幕让我们无所不知,屏幕让我们一无所知。或许让“延伸感官”休息片刻,能让我们身体的感官重新苏醒,重新感知身边立体的环境与人,在交谈、阅读或独处中,让思考从屏幕的喧嚣中逃离,在“不插电”的时光中反省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责任编辑:刘少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