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社会文化 > 胡志明市更商业河内更有创意 越南上演"双城记"

胡志明市更商业河内更有创意 越南上演"双城记"

参考消息网2014年11月03日11:09分类:社会文化

核心提示:河内在创新方面的成就与胡志明市的商业成功之间的差距渗透到了越南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

1414739849418

1414739857919

河内与胡志明市的文化气息有着很大区别。上图为位于河内市中心的巴亭广场及胡志明墓,下图为胡志明市的著名景点圣母教堂。(资料图片)

外媒称,宛勒顺(音)第一次去胡志明市,就想搬到那里去。对于这个在英国接受教育的艺术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在这个南方城市生活要比首都容易一点。尽管他是土生土长的河内人。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0月24日报道,宛对该网站记者说:“一切都井然有序。一点都不混乱。我不必太担心钱的问题。但是随着我与河内艺术界接触的深入,我还是决定留下来。”

两城差异显而易见

报道称,自19世纪以来,胡志明市就是越南的商业中心,当时法国人在此修建港口,使这个城市成为地区贸易的中心。近年来,其不断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良好的外国投资环境使许多人认为,这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部越南的成功史。最近彭博新闻社的一篇文章称,相对于河内,胡志明市在经济增长上“反败为胜”。

但是,越南北方的许多人认为,有千年历史的首都有一种培养创造力的独特气质。

在外人看来,河内和胡志明市的差异似乎反映了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紧张状态,胡志明市更发达的经济意味着对私营企业更开放。但实际上,越南的“双城记”——就像是北京与上海或者京都与东京那种由来已久的差异——更多地与历史和文化有关而不是意识形态。河内人不跟胡志明市的人争论经济成功的问题。艺术品经销商裴明月(音)家几代人都住在河内。他说:“西贡(胡志明市旧称——本报注)感觉有点像曼谷,并不是真正的越南。”

像裴这样的“真正的”河内人对这座城市悠久的文化历史感到极为自豪。自11世纪以来,河内就是越南的“文化之都”,现在,这座城市极具创意,特别是在艺术方面。宛勒顺在解释为什么决定留在河内时说:“河内的创造力很有活力。”

马蒂亚斯·罗西尼奥尔在河内拥有一家名叫“Ham Hanh”的咖啡馆和艺术工作室,“大多数河内人都承认,胡志明市的生活可能更舒服,工资高而物价又低。但是,他们还是喜欢待在河内,因为这座城市的气质。这里的那种能量在一定程度上源于选择把精神和意义放在物质享受之前”。

“Onion Cellar”的共同创始人陈宏(音)说,“对于大多数越南人来说”,河内和胡志明市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西贡更商业化,而河内更有创意”。

著名艺术工作室和咖啡馆“Manzi”的共同创始人比尔·阮将南方“太过成熟”的艺术界与河内更“接地气”的文化作了鲜明对比。他说:“在那里一切都感觉很安全,因为它非常地结构化、制度化。但没有多少想像的空间。但是,在这里还有尝试的空间。”

不过,比尔明确表示,缺乏商业头脑也有其弊端。

“来自西贡的朋友说,这里有创意的人不知道如何利用他们的创造力去赚钱。”

两种文化需要结合

报道称,河内在创新方面的成就与胡志明市的商业成功之间的差距渗透到了越南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在国际电影节上放映的大多数越南电影都是河内出产的。比如,9月份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奖的影片《在空中拍打翅膀》和2010年在戛纳和斯德哥尔摩电影节获奖的影片《毕,别害怕》。然而,国内影院都被胡志明市出产的好莱坞式动作片和浪漫喜剧所主导。

河内实验电影院的导演格里·赫尔曼说:“在南方,他们希望制作越南人会花钱进电影院去看的电影。我认为,北方制作的电影从未赚到过钱。实际上,河内制作的大多数电影甚至都从未在影院上映。”

赫尔曼说,电影业真正需要的是把河内的艺术抱负与胡志明市的商业敏感性结合起来的“中间地带”,越南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似乎都需要这样做。

河内有越来越多的创新者将创意与传统和商业技术结合起来,比如,上个月获得英国文化协会全球青年创意企业家大奖的武滔(音)。她的设计从北方偏远农村里少数民族手工缝制的色彩鲜艳的服装中汲取了灵感。

武滔说:“从经济角度而言,西贡更令人兴奋。那里的人们更开放,更容易合作,政府当局也是如此。但是,我的业务发展越来越国际化,使我的作品变得出挑的东西是北方的文化。

[责任编辑:刘少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