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社会文化 > 不论80、90后,世界不是人人有份

不论80、90后,世界不是人人有份

新华网思客2014年08月29日08:20分类:社会文化

核心提示:90后身上的诸多特点,其实只是年轻人的特质。但不同的时代,无论年轻、年老,身上都有社会环境的投射。

作者:傅踢踢

专栏作者

80、90是我一直想聊的话题。以10年划分一代人,注定是粗疏的,但多少能看出些共性的东西。在如今的社会话语体系里,90后的标签是自我、叛逆、特立独行,90后之间的流行被视作难以理解的亚文化,以至任何稍显吊诡的行为,都容易冠上90后的“污名”。事实上,眼下对90后的种种诟病,曾经也落在80后身上。在60、70后看来,80后是莽撞又自私的外来者,意图将旧世界的秩序冲个七零八落。而今,80后的集体境遇转向了房贷、加班、生活压力,90后的风潮又席卷而来。

如此看来,90后身上的诸多特点,其实只是年轻人的特质。但不同的时代,无论年轻、年老,身上都有社会环境的投射。同是自我,80后和90后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我身边的80后,进入职场基本已5年以上,每天挤公交的时候怀揣着买车的梦;工作之余就凝视日历表,仔细思忖如何拆分为数不多的假期。大多数人在父母的赞助下垫了首付、背了贷款;已经结婚生子的,也开始学着适应辣妈或奶爸的身份。30岁上下的人,很难再只为自己而活。90后则不然,初入职场1、2年,大把的精力和梦想,恋爱要对味,事业要顺心。假使遭逢不顺,调整的成本也不高。真要在职场受了委屈,或者看不惯人际倾轧,挑一件想做的事,就创业了。也是为此,创业成了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天上掉块砖都能轻易砸到一位合伙人。

80后向现实低头,甚至开始钻营,90后却依然故我。真的只是年龄的关系吗?其实,家境和家庭教育对这两个年纪的年轻人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80后的父母,年纪稍大的赶上了老三届,知识青年下乡,返城之后的遭际无需赘言。年纪稍轻的,也没有赶上恢复高考,高中毕业后或顶替父母的职位,或从社会底层打拼,固然有成功者,多数却湮没在庸常里。相形之下,90后的父母虽然也经历过文革,但却幸运地赶上了1977年。在人才断档的时代,大学生的普遍成就和社会地位可期,再经努力,眼下多是各行各业的中坚乃至领军力量。

虽然只相差几年,但80后的家庭环境多为市井之中的工薪阶层,父母在教育上盯得紧,物质生活却未必富足。加之对父母的含辛茹苦竟日耳濡目染,一旦肩负压力,就容易向现实妥协。尤其购房、购车等大件开支远高于日常薪奉,在乎财富、甚至舍弃一部分自我也就不难理解。

我比较反感一些80后向同龄人灌输“与其买房结婚,不如携侣天涯”的观念。作为个人选择,当然无可厚非。但涉及影响他人的价值观,就不太足取。毕竟,有能力始终抵御外界压力的是少部分,多数人还是会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在断裂的社会,熬是不得已的办法。但对90后来说,父母已经累积了一定的财富,支撑他们去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凡事有了退路,再做选择会轻松不少。

此外,90后的成长期正赶上国内物质趋于富足的阶段,父母因为工作繁忙可能也不会事无巨细地管束。在他们的习惯里,物质的猎奇并不稀罕,重要的是自我的价值得到认可,目标能够实现。如果仔细分辨身边90后的口头禅,经常会听到“我就是要……”、“我就喜欢……”的句式。与其说这是傲娇或者狂妄,毋宁说是习以为常。

厘清这种差别,并不是为了区分80后和90后的优劣。只是,在讨论代际鸿沟的问题时,两代人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注定了彼此的差别,如果将源头舍弃,不免要流于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窠臼。

更要紧的是,无论80、90后,能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局限,跳出家境的制约,善辨因果,才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自由。

对80后来说,如何在普通的家境中磨砺坚忍的性情,拓展为人的格局,寻找自我的目标,显得尤为关键。至于90后,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如何自我激励,挥别颓废与慵懒,如何完善自身的修行,也是脱颖而出的不二法门。

说到底,年轻人最重要的,便是不为现世所框限,在相似的条件中呈现过人的才具与品行。同样关键的是,无论做任何选择,都要对自己和身边亲近的人负责。唯有负责任的自由,才能肩住黑暗的闸门,扛起梦想的大旗。

世界终将是90后的,但也只属于那些能够突破自我局限的90后。同样地,我执已破的80后或者00后、10后,也都当得起这句箴言:“生活的目的,在增进全体人类之生活。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续之生命。”

[责任编辑:李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