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尚品 > 对话张一鸣:“今日头条”是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对话张一鸣:“今日头条”是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新华网2014年08月27日15:23分类:尚品

核心提示:以智能推荐资讯知名的“今日头条”,一方面用户众多,另一方面饱受侵权质疑。那么,“今日头条”凭什么吸引过亿用户,又如何面对侵权指责?“今日头条”CEO张一鸣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以智能推荐资讯知名的“今日头条”,一方面用户众多,另一方面饱受侵权质疑。那么,“今日头条”凭什么吸引过亿用户,又如何面对侵权指责?“今日头条”CEO张一鸣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记者:有人觉得“今日头条”和其他客户端区别不大,吸引上亿用户只是运气好,你怎么看?

张一鸣:严格地说,我们不是“新闻客户端”。新闻客户端是以主编为中心,提供的是新闻、输出的是价值观;而我们是以用户为中心,提供的是“泛资讯”,不光有新闻,还有和工作、生活、学习相关的各类资讯。

我们一直致力于分发更多的信息,给用户更准确的推荐,让用户在更多场景下可以使用“今日头条”。比如,一个正在找租房的用户,能准确了解附近的房源;一个正在购物的用户,能知道附近实时的打折信息。

所以,这个领域看似红海,实际是蓝海。

说到推广,公司成立第一年只有一位同事负责,每月推广费也不超过10万元。吸引这么多用户,主要靠口口相传和社交传播。

比如“今日头条”没有自己的账号登录系统,鼓励用户直接用其他社交账号登录。有调查显示,“今日头条”在微博上的分享量名列各类客户端第一名,是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数量总和。

记者:根据兴趣推荐新闻,会不会让读者关注的越来越狭窄,而且会看不到真正的社会热点?

张一鸣:其实每个读者关心的头条是不一样的。传统媒体只能凭直觉判断大家会关心某件事,于是选择它作为头条。我们通过每个人在微博上留下的数据,和你平时阅读的喜好,对一个人的需求进行画像,然后再推荐你可能需要的文章。可以说,“今日头条”消灭了传统意义的头条。

举例来说,这几天某位明星事件比较火,别的客户端上也许满屏都是这位明星的新闻,但在“今日头条”上,却依旧能找到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记者:质疑者说你们是“新闻搬运工”甚至是“剽窃者”,你怎么回应?

张一鸣:先说个事实,到目前为止,我们公司没有败诉过,真正上法庭的也只有一起官司。我觉得这场争端可能由“一个巧合”引起的--在平媒受到冲击、业绩日益下滑时,突然出现一个市值数亿美元的公司。所以难免有人会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是不是你“搬运”走了我的内容和利益呢?

记者:用别人的内容为自己带来了流量,算不算侵权?

张一鸣:首先,我们不是把别人的内容拷贝到自己的网页上,而是通过推荐,将用户带到内容所在的原网页上。其次,媒体是生产内容的组织,我们只是分发内容的介质,因此我们更像邮局和书报亭。

“今日头条”的出现,媒体也是受益者,因为他们的内容可以更好地传播。我们希望成为传播界的“亚马逊”,让更多有特色、有价值的内容被挖掘出来,并被推荐给有需要的人。让原本被锁在抽屉里、埋没在报纸豆腐块上的内容越来越少,让“早知道就好了”这句话被说的次数越来越少。

另外,“今日头条”一直非常重视版权的保护。事实上,我们已经与非常多的传统媒体达成了版权合作,而且合作媒体的数量还在迅速增加。

记者:有媒体集体抵制你们吗?

张一鸣:没有,他们还是选择留下来。因为我们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改变。以前有很多优质内容,零散在角落里无人关注;而很多读者又看不到感兴趣的新闻。“今日头条”的作用,一方面使帮助内容生产者找到读者,为它们带来了流量;另一方面,也替传统媒体节约信息分发成本。我发现,有的传统媒体一半的员工是负责发行,这是很大的成本,我们可以帮他们降低这块成本。

记者:“今日头条”最近上线“今日特卖”频道,你们打算成为电商挑战淘宝吗?

张一鸣:我们不进货、不仓储、不物流,所以不是电商。我们还是信息平台,信息无非是连接人和人、人和事、人和服务。所以,我们做“特卖”是顺理成章。

就说我的亲身经历吧,我有比较重的颈椎和腰椎疾病,到处看病也没有太好效果。有一天,“今日头条”为我推荐了一款治疗颈椎病的健身器材。我试了试,效果还挺不错。当时就觉得,早知道就好了!

记者:如果别人模仿“今日头条”,你们有胜算吗?

张一鸣:现在没有什么是不能模仿的,关键看执行。我们也有薄弱的地方,例如网易客户端的评论确实很精彩,但我觉得这是“好而不关键”的优势。在重要的方面,我们很少学别人,别人也很难学。

记者:用户上亿的新闻客户端有好几家,你觉得还有增长空间吗?

张一鸣: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我认为当所有新闻客户端的日活跃用户达到2亿人时,行业才算相对饱和。但目前,行业日活跃用户才7000万人,增长空间可想而知。(记者周劼人、叶健)

[责任编辑:李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