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社会文化 > 围观反腐:悲悯别人或许正是救赎自己

围观反腐:悲悯别人或许正是救赎自己

新华网思客2014年07月29日09:39分类:社会文化

核心提示:围观反腐败,眼下似乎最缺乏的是一种悲悯,更缺乏全面的反思。贪官落马,即便对于涉事个人来说,也是一种深刻的切肤之痛,旁观者也是可能感同身受的。

 

严辉文  自由撰稿人

周末刚过。微信群、QQ群中,常常不乏这样的打探:有什么新消息没有?

从反腐败的意义上讲,周末已经成为一个标志性的时间概念。所谓“周末见”,正在让许多网友若有期待。

反腐败,往大了说,是一种权力净化、队伍整肃行动;往小了说,对于诸多落马者,就是一种人生悲剧,甚至于是一种宿命。

围观反腐败,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似乎比任何娱乐节目的历史更悠久,更受人喜爱。

唐代大文豪韩愈就曾为一名叫做王承福的泥瓦匠写过一篇《圬者王承福传》,说这位仁兄打仗立了功勋,朝廷给他封功,他却没有接受,而是选择一名泥瓦匠。韩愈“听其言,约而尽”,但是王承福却详尽地表达了自己对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名利场上富贵者落马的观感。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叁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

读之令人感叹人生无常、富贵不居,或许其中不乏唐朝反腐败的落马对象吧。

不管腐败行为多么厉害以至到“人人皆曰杀”的地步,但对于因反腐败而落马的当事人及其家庭来说,总归是人生命运的滑铁卢。

笔者观察围观反腐败的人,大抵存在如下几种心理。

一是麻木不仁的看客心理。撇开社会性质来看,人类社会共性的因素不少。比如有时候看起来更像是风月场、名利场,熙熙攘攘,去来无常。这里似乎比较适用那个“二八定理”,在少数人的风光热闹之下,大多数人的人生是无比沉闷的。这种沉闷容易形成一种隔膜和冷漠,也容易造就冷漠的看客。鲁迅先生曾经十分传神地描述中国式看客,哪里热闹就过去围观,伸长脖子看稀奇,茶余饭后谈古怪,但又能够做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别人的伤与痛全然无动于衷。

正所谓生活比戏剧更精彩。围观贪官落马,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正是一场不花钱的大戏。一个贪官落马,各种官场段子、风流故事、捞钱套路,真真假假地迅速传开了。就连之前一直捧贪官臭脚的媒体,也立马变脸,收起赞美诗的套路,专门去挖掘贪官的各种糗事,以供看客们娱乐消遣。

二是幸灾乐祸心理。在看客的心目中,当官的没多少好东西,哪个当官的经得起一查?贪官的胡作非为,加上人们对当官的偏见,容易造成一种幸灾乐祸式的心理。不论是打老虎还是打苍蝇,逢打就兴奋,甚至于对没有落马的官员,也无端憎恨、随意揣测、唯恐人家不被拉下马。而一旦贪官落马,陷入空前的困境,甚至于家破人亡之际,看客们就可能格外兴奋。

三是彼可取而代也的艳羡心理。贪官的故事,总是伴随着人生享乐主义的较高境界。社会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日进斗金,钱多得数不过来;金屋藏娇,妖姬狐魅珠环翠绕;一呼百应,有力出力者帮闲帮忙者献金献身都络绎不绝,这简直是超级的人生享受。何况并非贪就一定落马,即便落马,也曾是人生赢家。对于抱有此类观点的人来说,有机会也腐败一下,也算是一种人生境界。

围观的是热闹,消遣的是他们的痛苦。但是围观贪官落马的快感,不仅不能增进全社会的幸福,而且恐怕也无法真正阻拦贪污腐败的脚步。

围观反腐败,眼下似乎最缺乏的是一种悲悯,更缺乏全面的反思。贪官落马,即便对于涉事个人来说,也是一种深刻的切肤之痛,旁观者也是可能感同身受的。

想当初一些官员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何等的志得意满,许多人怀抱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想着为一地一领域贡献平生所学。创业立功之际,不说是想光宗耀祖,至少是有比寻常人等更高的期望值的——当回望仕途之旅程时,充满幸福感、满足感、成就感。而最终身陷囹圄,为世人耻笑,人生的稳定和安宁之不存,这恐怕是很多落马官员所始料不及的。

但贪官不是这个社会的天外来客,贪官不仅曾经很辉煌,而且很可能也像我们一样用麻木不仁的看客心态,用幸灾乐祸的心理,甚至于用彼可取而代也的雄心壮志笑看在他们之前落马的贪官。

人同此心,物伤其类,悲悯是反思的基础。传说中有一则苏东坡跟佛印禅师斗嘴的故事。苏东坡问佛印禅师说: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身材胖胖大大,佛印说:简直像尊佛啊。佛印禅师问东坡: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狗屎。苏东坡为此得意洋洋了很久,但后来那个只在传说中存在过的苏小妹对哥哥说:你输了。人家是佛心,看一切都是佛;你是狗屎心,看什么都是狗屎。在生活中正是这样,人们很容易拿佛和狗屎来对应自己和别人,殊不知,自己也最可能沦为狗屎。

你眼睛里的自己,其实正是你眼中的别人。什么时候我们更多地用悲剧人生的视角来看待落马的贪官,什么时候我们推己及人地想一想,假如我也为官,我会不会也在笑话他人落马之际,不知不觉地滑向了危险的边缘?会不会一有机会贪污腐败、违纪违法上位,就忘乎所以,不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呢?在现行体制之下,悲悯别人或许正是为了救赎自己。

[责任编辑:李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