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史海读书 > 靖国神社与日本的迷失

靖国神社与日本的迷失

新华网2013年08月29日08:57分类:史海读书

核心提示:安倍是否参拜靖国神社,一直是东亚诸国关注的外交议题。从根本而言,靖国神社问题不仅仅在于供奉着甲级战犯,而且能反映出日本的精神迷失。尤其是在安倍的外交与经济政策的强势姿态下,靖国神社折射出日本心无所安的困局。

靖国神社(资料图片)

在信奉神道的日本,靖国神社实际扮演了国家宗教的角色。但是,神社中供奉着的战犯让日本人没法名正言顺地去信仰。这种撕裂的状态是日本国家不正常的表现,也是日本国家精神(或灵魂)中的黑色物质。

8月15日,日本安倍内阁的三名成员参拜靖国神社。安倍本人虽没前往,但托人带去了祭祀费。

安倍是否参拜靖国神社,一直是东亚诸国关注的外交议题。从根本而言,靖国神社问题不仅仅在于供奉着甲级战犯,而且能反映出日本的精神迷失。尤其是在安倍的外交与经济政策的强势姿态下,靖国神社折射出日本心无所安的困局。

靖国神社中供奉着246万战死者,除了少数内战中的死者之外,多半是对外侵略过程中的战死者。靖国神社与日本国家的近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与日本的侵略历史嵌套在一起。日本战败之后,美国占领者并没取缔靖国神社,因为担心若将靖国神社一把火烧了,会引起日本人的强烈抵制。

靖国神社在战后成为宗教法人,但依然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名义上的政教分离,则被首相的参拜给破坏了。麻生太郎在今年春祭期间参拜,虽然是以私人身份,但参拜之时,麻生却是日本的副首相。每年近500万人参拜靖国神社,但只有官方人士的参拜才会引发外界的关注与抗议。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日本政客破坏了政教分离的原则,而将靖国神社变成了外交议题。

1978年,靖国神社在秋祭期间,偷偷将14名甲级战犯合祀。而1985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遭到中韩等国的强烈批判。中曾根本人也没有料到此举会引发外交风波,他个人认为参拜是为了尊重国民感情,悼念为国牺牲的战殁者。

时至今日,日本的政客还会以此为参拜的理由。安倍4月份就表示,祭拜为国捐躯的英灵是天赋权利。这样的理由看似合理,实际是模糊了是非的界线,谁是为国捐躯者?靖国神社中数百万在对外侵略战争中死去的人,也是“爱国者”吗?如果是,那么侵略战争就是日本式的“爱国”了。显然,这有悖于东京审判的法律与伦理基础,这也是日本精神内在的分裂。

在中韩等国看来,靖国神社不是宗教问题,而是日本是否承认侵略的问题,如果日本政客可以名正言顺地参拜战犯,那么日本作为“加害者”的身份也就被抹除了,中韩等国曾经遭受的侵略之害也就被掩盖了。对日本来说,除了靖国神社外,日本还有没有更牢固的精神纽带呢?

战后日本在美国的主导下进行民主化改造,有了宪法、议会等现代政治的构造,但是在精神方面,保留了天皇制、靖国神社等象征。在精神上,日本没有根本的转变,战后经济崛起让日本人成为经济动物,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试图为日本走向正常国家寻求精神支柱。靖国神社无疑是政客重申“日本性”的重要一环,中曾根参拜也就顺理成章了,此后小泉三番五次参拜,中日关系陷入冰点。

在信奉神道的日本,靖国神社实际扮演了国家宗教的角色。但是,神社中供奉着的战犯让日本人没法名正言顺地去信仰。这种撕裂的状态是日本国家不正常的表现,也是日本国家精神(或灵魂)中的黑色物质。当安倍高调宣称“日本回来了”的时候,他蓦然发现,这个国家的灵魂是空的,是个强大的稻草人。靖国神社变成了很多人的“救命稻草”,将甲级战犯牌位移入靖国神社的松平永芳认为,只有抵制东京审判的历史观,日本才能获得心灵的痊愈,这代表了日本右翼的政治倾向。

靖国神社是日本与世界交流的心灵障碍,它是战前日本的象征,却没有随着战后日本政治经济的革新而被真正突破。它是日本人与历史的纽带,但这个纽带充满了侵略的罪恶。一个誓言走和平主义道路的国家,却与战犯与侵略者的灵魂藕断丝连,这种悖离也是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尴尬。

安倍内阁已经成为战后最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政府,政客们的奇谈怪论频出,比如慰安妇是为了维持军纪所需,像纳粹学习修宪等。没有了是非善恶的底线,日本将会继续迷失于自我。靖国神社已经远远不止于外交纠葛,而是日本的自我救赎的重大课题,如果日本继续沉迷于靖国神社,那么“靖国”只是个幻想。(转自青年参考/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

[责任编辑:挑灯]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