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娱乐 社会 > 中国高铁四岁了!

中国高铁四岁了!

环球杂志2012年08月20日09:34分类:娱乐 社会

核心提示:从2008年起,一个新的列车型号开始流行,那便是“和谐号”,它在很多地方取代了“东风”和“韶山”,或许代表了现今中国最先进、最现代、最时尚的交通工具。

高铁在中国四岁了。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快线开始营运,设计时速为300至350公里。

现在,中国高铁的通车里程已经从零达到13000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并且超过了全球其他地方高铁里程的总和。这样的高速增长,是在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整个国家极力加快现代化进程、追赶发达国家的缩影,其实,也就是来自于邓小平当年的倡导。

2010年2月28日,新华社发表了一篇长篇通讯《穿越梦幻的时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纪实》。它把中国高铁的奇迹,归因于改革开放的成功。在我看来,高铁是当代中国最值得自豪的不多的工程技术成就之一,是中国迈向现代国家的一个里程碑。

仅仅从火车的发展来看中国的现代化,其实是相当缓慢的。

1825年,铁路在英国诞生时,中国人出行则基本靠双脚、骡马和轿子。皇帝的玉辇要用36人抬着。1836年,美国开始修建长达3000公里的、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有16000名华工参与了这项工程,占筑路人员的百分之九十,据说每一根枕木下都有一具华工的尸骨。1865年,一个叫杜兰德的英国商人才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一华里的用于展览的小铁路。1912年夏天,孙中山先生说:“今日之世界,非铁道无以立国”,距今正好一百周年。

完全由中国人自主设计施工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是1909年竣工的、由留美归国土木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工业体系。二十世纪50年代,中国研制出了自己的新型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几十年来,中国的火车,最主要有两种型号:“东风”系列的内燃机车和“韶山”系列的电力机车。前者让人想到毛泽东引用的一句名言:“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火车自此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更加深入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改革开放后尤其如此。至2011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约10万公里。铁路运输成为了中国物流人流的大动脉,托起了“世界工厂”,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出了大力。

正是乘坐火车,两亿多来自农村的打工者,奔赴全国各地,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支撑起中国三十多年以廉价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奇迹。中国1977年恢复了高考,三十多年,中国各地的大学培养了几千万名大学生,火车差不多是他们来往于故乡和学校之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每年春节,以农民工和大学生为主体的人群,汇聚成了一支汹涌大军,返回家乡团圆。春运因此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从2008年起,一个新的列车型号开始流行,那便是“和谐号”,它在很多地方取代了“东风”和“韶山”,或许代表了现今中国最先进、最现代、最时尚的交通工具。它的华美、明艳和洁净,它的准时、平稳和舒适,甚至超过了飞机。高铁兴起后,国内航空运量迅速下降。

但“和谐”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达到的。在如今的北京市中心,既能见到与高速公路平行的高铁轨道和子弹头快车,同时也能见到在马路上踯躅而行的马车。这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艰难而无奈的现实。似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都在这片土地上交汇在了一起,有时看上去并不那么和谐。

一方面,高铁上,布置了比飞机头等舱还要舒适的座席;而另一方面,春运期间,坐火车仍然一票难求,拥挤的车厢里,还是跟二三十年前一样,有时连厕所里都坐着人。

高铁的票价,是一般农民承担不起的。在贫穷的西部地区,仍然有一些地方,走出城市不远,就会发现跟几千年前相比,变化其实不大。也是在这种情形下,一年前,发生了“7·23”甬温线动车事故。

但中国仍需要高铁,中国仍要加快脚步,这是挡不住的。

【责任编辑:彭桦】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