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娱乐 > 中国话中的“乱步”

中国话中的“乱步”

经济参考报2010年11月18日10:35分类:娱乐

核心提示:奇才队将这一场比赛搞成了中国文化之夜。中场休息之时,现场播放的美国流行音乐切换成了中国锣鼓;颇具NBA特色的串场娱乐活动也让位给中国的舞龙和舞狮;随着华裔主持人用汉语开始说话,笔者发现,之前动作整齐划一的啦啦队员由于失去话语坐标体系而一下子就乱了步点。

 

  笔者和友人11月10日晚观看了姚明和易建联在华盛顿奇才队主场上演的“中国德比”大战。在这场精彩的比赛中,笔者不仅看到了球员忙中出错的走步犯规,也发现场边啦啦队员在中国话声中的“乱步”。

  受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影响,上赛季近半NBA球队亏损,劳资双方的工资谈判仍在艰难进行中。华盛顿奇才队本赛季挖来易建联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希望吸引华人球迷和中国企业进行“开源”。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当晚进场看球的中国球迷至少占到全场观众的1/4以上。

  奇才队将这一场比赛搞成了中国文化之夜。中场休息之时,现场播放的美国流行音乐切换成了中国锣鼓;颇具NBA特色的串场娱乐活动也让位给中国的舞龙和舞狮;随着华裔主持人用汉语开始说话,笔者发现,之前动作整齐划一的啦啦队员由于失去话语坐标体系而一下子就乱了步点。

  毕竟,你让场边的NBA美女啦啦队员随着舞龙舞狮的节奏起舞,就像S.H.E.在《中国话》里唱的“柏林来的沃夫冈拿胡琴配着电吉他”那样反差巨大。在球赛间隙,播放了一段奇才队队员拼写易建联名字汉语拼音的视频,逗得全场观众大乐,因为能拼对的队员寥寥无几。

  其实,在NBA赛场之外,你在美国会听到越来越多的中国话出现在机场、商场、博物馆、大学校园……你也会发现很多美国人与NBA啦啦队员一样,都犯“心律不齐”的毛病。例如,一方面美国人生活起居离不开中国造的牙刷、拖鞋、轮胎,另一方面,有些政客却为获得短期政治红利或受利益集团驱使,动辄指责中国产品倾销;一方面美国不愿去深思本国制造业和低端服务业外包后造成的国内产业“空心化”现状,另一方面却用酸溜溜的语气说中国是耗能大国和“世界工厂”;一方面美国民众和政府无法改变借债消费、高杠杆化的度日方式,另一方面却指责中国工人拿衬衣和纽扣辛苦换回的外汇储备……

  最近,这种“心律不齐症”的极端代表要数美国中期选举前CNN电视台播放的一段逻辑不清的广告。“公民反对政府浪费”(Citizens Against Government Waste)组织在CNN电视台播放的这段几十秒长的广告完全使用中文发音并搭配英文字幕,和整个英文频道的语境形成了极大反差。

  在这段广告中,一位穿着中山装、操着翘舌音与平舌音不分的南方口音的老师对学生说:古希腊、罗马、美国等超级大国衰落,是因为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试图用庞大的开支和税收来解决经济问题,美国政府医疗等方面的巨大开支已使得这个国家负债累累;当然,“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他们在给我们干活”……台下坐着的黄皮肤学生一哄而笑。

  这段广告的核心是攻击奥巴马政府开支无度,但为何选择了中国视角并用中文播出,却值得我们深思。至少可以想见,这一表达方式与大选年美国政客、选民将中国作为高频词和热议话题的背景是契合的。

  诚然,中美两个大国在语言体系、风俗习惯、哲学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但这并不会阻碍大洋两岸双方的牵手。身处两国在金融、经贸、文化等领域高度交融时代的我们,也应理性地看到,就像普通话里有平平仄仄平平仄一样,中美两国在相处时也肯定是无平不陂的。

  在这无往不复的前进路上,我们对中国话在国际化过程中遭遇的“心律不齐”应有长期准备和应对之策。欧美等国当然也要有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宽容心来欣赏“中国话”。国与国相处同人与人相处一样,观念构建是先行的,也是会改变了彼此眼中世界的颜色的。

  笔者多年前曾在北京教十几位美国人写中国毛笔字,有个学生刚学完横、竖、撇、捺、折等比划就想不来上课了。当笔者问及原因时,他傲慢地说:“要学的我不都学完了吗?我自己也会构字、写字了呀!”笔者坦言:“你还差得很远,中国人处事可不像美国人学写中国楷书时那样只会一板一眼,你还远没有领略到隶书的雍容、篆体的深刻、草书的大气;了解中国人并和中国人相处,你首先得知道有容乃大,要懂得和气致祥。”

[责任编辑:张韵]